民族团结之花在讲台上绽放——记嘉峪关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闫桂珍
编者按: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入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建设,巩固和发展民族和睦和顺的良好局面,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推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系列篇章,陆续刊发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材料,讲好我市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以激励全市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自觉参与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中来,推动嘉峪关经济社会不断向高质量迈进。
闫桂珍,女,年3月出生,满族,辽宁岫岩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正高级职称,甘肃省特级教师,现为嘉峪关市酒钢三中教师,嘉峪关市闫桂珍爱心助学基金会理事长。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十大陇人骄子”“甘肃省道德模范”“嘉峪关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60多项荣誉。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名师”、荣登“中国好人榜”,年荣获全国妇联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闫桂珍同志从教以来,扎根戈壁钢城,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热心默默熔铸于工作中。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先后带高考毕业班18届,共培养学生五千余名,其中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重点大学上千人。
爱岗敬业立讲台,呕心沥血育英才
年,闫桂珍大学毕业后进入辽宁一所乡镇中学教书。年,她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带着上大学时用过的旧被褥和一箱书,毅然离开辽宁老家,只身奔往公里外的甘肃省嘉峪关市,从此扎根荒漠戈壁教书,一教就是36年。
闫桂珍任教的学校离家路途遥远,为了管理辅导学生方便,她干脆就常年住校,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扑在工作中。在教学工作中,闫老师多年如一日,勤字当头,不怕吃苦,勇于担当,爱生如子。在带班、备课、授课、辅导、批改作业等方面,都是精益求精,从无半点松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是以爱心、耐心、诚心去帮助他们进步。有时,她早晨四五点钟就起来备课,赶上晚自习考完试,无论如何,她总是连夜就把卷子改出来。第二天一上课就讲评试卷。此时,学生会吃惊地说:“老师,你是不是一个晚上都没睡觉啊?简直太神速了!”孩子们常说:“闫妈妈,你要多注意身体,这样老熬夜,我们很担心你的身体。”她的工作精神极大地影响并带动了学生,促使学生刻苦努力、积极上进。
砥砺前行促教改,民族团结谱华章
闫桂珍被誉为全省教育改革创新的“引领者”。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闫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同时更加注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她创新教学理念,热心教学改革,潜心教学研究,探索出“点拨导学”“激情感染”等多项语文教学法,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闫老师所在的课题组研究的《课本剧编、排、演对高中语文教学素养提升作用的研究》获年甘肃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年,闫老师被评为“陇原名师”。她深知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工作中必须要为全省教师专业发展和师德修养方面做出表率。在甘肃省教育厅的支持下,闫桂珍在全省率先创立嘉峪关市“闫桂珍名师工作室”,用来培养和打造嘉峪关市语文名师团队,并以此为平台,将工作室覆盖全市小学、初中校所,在省内环县、岷县、会宁县、积石山县保安族、东乡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组建了12个二级工作室,工作室现有教师多人。
闫桂珍竭尽全力到省教育厅争取资金和培训项目,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为工作室老师请专家或派老师到省外教育发达地区去参加专业培训。为了多派老师外出学习,经费不足的时候,闫老师就四处跑企业寻求支持。七年来,闫老师和她的团队共从企业募集教育基金70多万元,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在闫桂珍的带领下,教师们潜心教学教研、加快专业成长,工作室硕果累累。闫桂珍名师工作室被甘肃省总工会评为“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被省妇联、省人社厅评为“巾帼文明岗”。
大爱无疆慈善心,扶贫助学洒阳光
闫桂珍平时穿着极其朴素,见到她的人,第一眼很难把她与一个满腹学问的老师联系到一起。一双凉鞋,穿旧了,穿烂了,她都舍不得扔,修修补补又能穿好多年。她从来都舍不得为自己买身新衣服,但听说哪个孩子家庭困难,她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闫桂珍小时候家中生活极其困苦。因为家贫,小学没上完就辍学在家放猪放牛,是好心的乡邻和老师给她凑钱帮助她完成了学业。读大学时,她就一心要上师范,发誓要做一名好老师,要为国家多培养人才,以感恩之心来报答社会,要尽一切努力来关心困难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几十年来她省吃俭用,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多名学生,并先后把47名贫困学子接到家里照顾,其中有3名孤儿由她资助到大学毕业。年教师节,闫桂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推动嘉峪关市教育事业特殊贡献奖”,奖金20万元,但她没有把奖金用于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而是义无反顾地捐出了这笔奖金,倡议设立了“闫桂珍爱心助学基金会”。
基金会成立后,她捐资助学的步伐更加坚定,和基金会成员的足迹踏遍甘肃定西、天水、白银、庆阳、平凉、武威等地区多个贫困县的沟沟岔岔,行程达5万多公里。年12月,基金会为甘肃海拔最高的教学点——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小学送去一批电脑,让孩子们也接触到了“新科技”;年8月,为天水市的50名高考贫困学子捐赠10万元助学金;年8月,为会宁县50名高考贫困学子提供助学金10万元;年5月,为岷县四中地震后所建学校募捐13万元;年8月,为环县名贫困师生发放资助金、图书、棉衣、书包等,价值20万元;年9月,为庄浪县50名高考贫困学子提供助学金10万元。她所做的一切,真正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播撒了爱的阳光,为甘肃省教育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正因如此,她也被当地学生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截至目前,基金会共募集善款万元,资助贫困师生1.56万余人次。
闫桂珍,这位在三尺讲台上绽放的民族团结之花,她所做的,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朴素的为民情怀,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声明
嘉峪关新闻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