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年春天,注定是庄浪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从年到年的5年间,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至元,累计脱贫3.13万户13.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5%,顺利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庄浪书写了一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
时间回溯到年,位于甘肃中东部、六盘山西麓的庄浪,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拉开“不脱贫绝不收兵”的决战阵势。回望来路,全县干部群众在脱贫道路上攻坚奋战的铿锵旋律依然回荡于耳际……
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
↑庄浪县赵墩乡春天的梯田。赵三强摄
在甘肃省庄浪县梯田纪念馆的橱窗里,摆放着“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的奖牌,这面授予庄浪县的奖牌背后凝聚着庄浪几代人在脱贫攻坚征途上的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
20世纪60年代,庄浪人民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凭着自己的双手,仅靠一镢一锨,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梁峁沟壑间修建了近百万亩水平梯田,于年实现了梯田化和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被水利部授予“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的光荣称号。解决温饱之后,庄浪县倾力发展梯田产业。
多年以后,全县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但产业经营模式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状态,产业经营无法与国内高端市场对接。农产品大多在产地销售,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也就不能带动全县群众脱贫致富。
困则思变。借助“三变”改革机遇,庄浪县坚持从党建切入,以党建统领,靠党建保证,把党建引领转变为激发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力。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浪县委书记徐毅说:“年7月,庄浪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大胆创新,提出整体工作党委政府行政推动、产业发展公司化运作、组织生产专业合作社实施、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农村‘三变’改革的主攻方向。”
变则通达。顺着这个思路,县里组建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乡镇成立分公司,行政村建立种养专业合作社,构建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从此,县、乡、村搭起了产业发展平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脱贫。这个做法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总结为“庄浪模式”进行推广。
一子落下满盘活。县里依托县农发公司建成35个规模养牛场,引进平凉红牛和澳洲红安格斯基础母牛1万多头,繁育多头。那些劳力单薄的贫困户赶牛进场集中饲养,以牛入股农发公司,每年分红“牛股”。同时,以牛入股还引发林地入股、场地入股、农机入股。目前,全县入股农户3.46万户,入股资金3亿多元,入股农户分红万元,个村集体分红万元。
下“绣花”功夫增“造血”功能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产业发展起来,贫困户有了自主的“造血”功能,才能真脱贫、脱真贫。
↑庄浪县大庄镇王山村果农采收苹果。(资料图)徐克栋摄
建成中国梯田化模范县之后,庄浪县推进梯田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型。县委副书记、县长宋树红告诉记者,“我们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突出特色的思路,扶持发展苹果、洋芋、畜牧、劳务等产业,取得果升级、牛扩量、薯提质、劳增效的成效。”
阳川镇孙王村苹果营销大户郭槿为当地贫困群众传授有机苹果生产技术,把贫困户生产的优质苹果出口到尼泊尔。围绕打造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庄浪县累计建成苹果基地65万亩,其中挂果园35万亩,适宜区贫困户人均1亩果园,年苹果总产量48.6万吨,总产值20亿元,人均务果收入元,其中贫困户人均收入元,他们捧着金果奔小康。
还有赶着红牛奔小康的。由于缺少劳力,水洛镇吊沟村贫困户李安平把县里投放的“扶贫牛”寄养到养殖业合作社,又在合作社打工,养牛分红和务工收入让他很快脱贫。庄浪县以公司集中饲养与农户散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养牛产业,年以来,扶持贫困户新建牛棚座,建成青贮窖座,发放饲草加工机具台,为贫困户投放基础母牛4.25万头。目前,全县肉牛存栏10万头,贫困户户均养牛3头,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户户均养牛5头。
挑着洋芋奔小康。在郑河乡史川村洋芋种植大户姚安江带动下,史川村去年种植洋芋多亩,贫困户史满拴依靠洋芋种植脱贫奔小康。庄浪县推动商品薯生产向种薯生产转型,采取“雾培法”技术生产种薯,年以来,累计建成脱毒种薯扩繁温室23座,扶持贫困户种植种薯5.9万亩,带动全县每年种植洋芋53万亩,关山林缘区贫困群众户均种植种薯2亩。年,全县洋芋总产量万吨,产值8亿元,贫困群众人均收入元。
↑工作人员在庄浪县种薯繁育基地查看“庄薯三号”薯苗苗情。赵三强摄
输转劳务奔小康。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大庄镇丁山村农民丁宝成乘坐县里的劳务包车外出务工。水洛镇吊沟村妇女胡玫瑰在村里的宫灯厂上班了。庄浪县采取培训输转和建办扶贫车间的办法,助力贫困群众外出劳务和村里就业奔小康。年以来,全县累计输转劳力62.3万人(次),劳务创收93.21亿元,其中输转贫困劳力5.9万人(次),劳务创收12.39亿元。目前,全县建成扶贫车间60家,吸纳农村劳力人,贫困群众人均劳务创收元。
百姓之所需扶贫的大事
出行、住房、饮水、就医是群众日常生活的小事,却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庄浪县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的短板问题,保证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加快脱贫进程。
今年年底,过境庄浪的天(水)平(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庄浪县前往宝(鸡)兰(州)高铁站的车程将缩短为40分钟,乘坐动车成为庄浪群众出行常态。西向兰州贯通庄(浪)静(宁)高速公路后,庄浪将成为平凉市外出最为通畅的县。
乡村路网形成,县内通行也更便捷。庄浪县不断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年以来累计改造县乡道路96.7公里,为建制村建成硬化路.6公里,硬化贫困村入户巷道9.5万平方米,全县镇镇贯通柏油公路,村村贯通硬化公路。
↑贫困群众在宫灯扶贫车间摆放宫灯。庄浪县扶持建成60家扶贫车间,吸纳农村劳力人进入扶贫车间务工。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年以来,庄浪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成店峡南调和梁河北调2处人饮巩固提升工程,修建2处水质净化处理厂,改换供水管道公里,全县各行政村均达到安全饮水标准,农民吃上安全自来水。如今,饱受吃水之苦的万泉镇杨坡小学通上自来水,再也不必跑很远的路去找水,只需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
在国家建房补助和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下,朱店镇杨湾村七社贫困户李居明搬迁到该村三社新农村,开启让他更为舒心的幸福生活。年以来,庄浪县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42处,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多户多人,累计改造农村危房3.9万户,全面消除农村危房,让群众住房有保障。
每年春天,无论山梁沟峁,还是道路两旁,旗帜飘扬,人头攒动,干部群众挥锨舞镐,植树播绿。从年开始,庄浪县争取新一轮国家退耕还林、“三荒”造林等项目,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累计造林38.53万亩,绿化道路条公里,累计栽植苗木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28.72%,持续增厚庄浪生态底色,推进绿色富县、绿色惠民、绿色崛起。
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人们当前的就医需求,也就是健康扶贫的发力方向。庄浪县从优化医疗条件和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入手,加快推进健康扶贫,着力让老百姓不出远门就地就医。
为了优化群众就医环境,庄浪县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开建了总建筑面积11医院、总建筑面积6.5医院,建成了总建筑面积0.7万平方米的县妇计中心异地新院区。医院,临床科室将从16个增加到30个。实施了南湖卫生院内科楼等15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个,全县个行政村有了标准化村卫生室。
庄浪县抢抓健康扶贫利好政策机遇,购置了大型血管造影机等医疗器械多台(件),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开设了重症监护、急救、介入、微创等13个学科和心电、影像等5个医疗救治中心,大幅度提高了全县医疗救治水平,全县九成就医群众在县内入院就医。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扶智是脱贫的根本之路,扶智靠教育。虽然,庄浪县地方财政收入较为有限,但是县里还是舍得投入,每年拿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配套发展教育事业。
家住朱店镇柳李村的李淑敏同学,升入朱店中学后,住进学校公寓,校内就餐,再也不需家人陪读。为了解决学生校外租住上学的问题,庄浪县借助“全面改薄”“温暖工程”和学生营养改善等项目,在26所中学建成学生公寓楼,设置1万多张床铺,多名学生校内寄宿就读,校外租住的学生减少到人。配套建成34个学生食堂,整合“一补”和“营养餐”资金,采取中心供餐、辐射配送的供餐模式,让全县校内寄宿学生每天支付6元钱,三餐吃上饱饭。
柳梁镇牛沟小学学生设计制作的名为《保护庄浪梯田人家》的机器人创意作品,在第一届甘肃省青少年创客创意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为了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庄浪县借助乡村少年宫、红领巾之家,组建了科技、音乐、体育、书法、棋艺等兴趣小组,为学生“量身定制”兴趣班,发展特长和爱好,让他们学有乐园,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无一人辍学。
永宁镇宋堡村青年王润生,在庄浪县职教中心学习了3年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被学校输送到安徽省顶岗实习,成长为熟练的汽车喷涂工。如今,他回乡创办了一家汽车美容店,每年收入5万元。
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有“几把刷子”,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庄浪县职教中心与中达电子、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30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培养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人。同时,还在全县初级中学渗透职业教育,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前接触职业教育,随后进入县职教中心学习,实现职教招生一人、稳定就业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目标。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挖掉“穷根”的庄浪干部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在充满希望的梯田上书写好新时代的辉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