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庄浪县世界奇迹,西北江南,50多年前

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89464.html

如今的庄浪梯田,被外国专家毫不夸张地称作「世界奇迹」。它是两代农民的接力,耕耘出「山翠地平」的层层梯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然而,在50多年前,庄浪梯田还是黄沙漫天,戈壁荒芜。

庄浪梯田BY江西摄影协会

庄浪梯田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开拓,历经整整34个春秋,历经56,,个工日。「愚公移山」式的苦耕,换来的是,终于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

留下了一串举世震惊的数字:修梯田付出了价值4.75亿元的劳动量,移动土方量2.96亿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

甘肃东部梯田BY汤章城

而在这份辉煌的数字背后,庄浪人建造梯田最原始的工具,仅限于一把铁锨和一辆手推车。

//////////

为什么是庄浪梯田?

上个世纪,政府通过实行劳动积累工制度和兑现补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修筑梯田成为时兴风潮。

修筑梯田老照片仅示例

每逢农闲时节,群众会自觉走向田间地头,挥舞铁金欣锄头,吆喝牲口骡马赶修梯田。常见山坡上彩旗飘飘,深沟里人马嘶鸣,不论男女老少,一个个挥汗如雨,有时候还挑灯夜战。

而庄浪县之所以能力排众多“对手”成为「世界奇迹」,首先得益于庄浪县的地理环境。

庄浪航拍BY殷鹤仙

庄浪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地势东高西低,六盘山耸峙于其东,洛河穿境而过。即便是地处西北内陆的庄浪县,也仍属季风区,夏季降雨量并不少。

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庄浪县,境内河谷分布,灌溉资源良好。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一环。而隐藏于荣誉背后的「人和」,更是令人心疼。

//////////

世界奇迹的背后

年,庄浪人民吃着糠咽菜、忍着饥饿,用铁锨、背篓、小推车,开始了荒坡变梯田的改造。

这里,没有愚公移山故事里能移山的「天帝」,只有近40万庄浪人民的一耕一凿,用瘦弱的脊背撑起整个黄土高原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的磨难:

水土流失BYJIMRICHARDSON土地贫瘠BYJIMRICHARDSON

而黄土高原却并非生来贫瘠,它也曾充满着绿意与生机。只不过随着历朝历代的过度放牧与开垦,还有恶劣的自然条件,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在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庄浪人民无畏险阻的成功了。他们用“山顶乔灌戴帽,山湾梯田缠腰,梗坝牧草锁边,沟台果树围裙,沟底坝库穿靴”的生态梯田模式,为后代打造了一个「梯田王国」。

慰问孔祥吉BY庄浪门户网

他们的背后却让人心疼。修了一辈子梯田的孔祥吉,作为村支书带领着同志们总是处在「修补地球」的最前线,在能冻裂石头的冬天,他仍不顾一切的推着车子转运土方,直至休息时才发现双脚的十个指甲盖已尽数脱落。

更无论,还有那些为此忍着病痛的,甚至付出生命的。这「梯田王国」的背后,是两代人的辛和苦。

//////////

西北的厚重

江南的风光

如今,有了梯田的庄浪县,无异于如虎添翼。西北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反过来又给江南水乡般的庄浪梯田,平添了些许厚重感。

在庄浪,传统的社火经久不衰,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浪社火起源于宋元,普及于明清,盛行于民国,至今已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庄浪社火BY视听泾川

相传为纪念大宋的刘沪将军,在每年的正月十二,百姓自发组织社火队进行表演,纪念“将军爷”的不朽功勋。有白社火与夜社火之分。

西北“盛产”石窟,独特的气候优势与淳朴的文化氛围相融合,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石窟。庄浪石窟也是其一。

庄浪石窟佛雕BY孙海芳

庄浪石窟身处深山,交通闭塞,传世史籍少有记载,虽不比西北其他石窟,但也是陇东中小石窟中较为重要的一处,内容详实,尽显庄浪文化的厚重。

本应冲突的江南风光与西北厚重,竟在甘肃的一座小县城共生:

庄浪梯田与石窟

温柔与粗犷,轻盈与厚重。

两种现象级的大美,叫人如何不想它?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生活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内容平台

用全新视角带你领略中国各个县的风土人情,

带你探索中国未现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