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西宁西宁的地名流变

古代,因“湟水流经其中”,所以称湟水流域为湟中。西宁是古湟中的一部分,这里最早是羌人生活的地方,被称为“西羌之地”。西汉时,随着汉朝势力的西移,西宁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版图。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西宁的地名几经更迭,每一次地名变迁的背后,都蕴含着历史的风云和文化的传承。

西汉始设西平亭

西汉初,匈奴阻断了中原与西域最重要的通道——河西走廊。公元年,汉武帝派遣霍去病抗击匈奴,汉朝的势力开始进入湟水流域,并在险隘要地设置碍、塞、亭、燧等军事防御设施。

大约在此期间,西汉在今天的西宁地区设置了西平亭。西平亭是西宁最早的行政建制,它既是军事防御体系,也是邮传系统,也是地方基层政权。

我省文史学者靳育德先生介绍:“公元前61年,赵充国平定河湟,设金城郡,西宁隶属金城郡临羌县管辖。”

东汉改置西平郡

东汉初年,光武帝统一全国,青海东部地区归东汉统治。两汉以来,多次在湟水流域屯田和迁徙内地汉民戍边,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不断传到这里,地处湟水谷地的西宁等地生产得到了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为了加强西宁地区的统治,公元年,东汉划分金城郡西部数地,设置了西平郡,同时分临羌县东部数地置西都县,郡、县治均在今西宁。

西平郡当时隶属凉州刺史部,辖西都县、破羌县、安夷县和临羌县,辖境约是现在的湟源、湟中、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海东市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区、乐都区等地区。自此,西宁成为湟水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及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之后的很多年,随着政权的更替,先后有三国时期的魏国、西晋、前凉占据西宁地区,但是西平郡这个地名却一直存在。直到后凉统治时期,西平郡曾一度改名为西河郡,到南凉建都西平,西河郡再次改名为了西平郡。

北魏称鄯州

北魏时期,西宁有了新的地名——鄯州。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公元年,北魏大破吐谷浑。第二年,吐谷浑王慕利延败走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同年,北魏军队击破鄯善国,鄯善国灭国。

“当时,统治湟水流域的北魏政权改西平郡为鄯善镇。数年后,又改鄯善镇为鄯州,州治今天的西宁,辖西平郡和浇河郡。”靳育德先生说。鄯州也是北魏时期青海最高的行政建置。

隋文帝时期,全国调整行政区划,取消了郡一级建置,设立了县。公元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西宁地区为湟水县辖地。

“唐时,又在西宁设置了鄯城县。辖地包括今天的西宁、湟中、湟源、大通、互助等地。”靳育德先生说。

唃厮啰设置青唐城

北宋时期吐蕃后裔欺南凌温在西宁建立唃厮啰政权。西宁有了一个新的名称——青唐城。

据了解,当时的青唐城周围二十里,中间有一堵墙将古城分为东西二城。西城建有宫殿、贵族宅邸等,东城居住着普通百姓。一百多年后,唃厮啰政权灭亡,青唐城这一地名也随之消失。

“公元年,宋军进军湟水流域,收复了青唐。北宋设置了西宁州,州治今天的西宁,隶属于陇右都护府。从此,西宁这一名称便一直沿用到了今天。”靳育德先生说。

三县地名变迁

湟中、湟源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是西宁的属地。随着西宁地名的变迁,这三个地方的地名也随之变化。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因境内有大通河流经而得名,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西宁的属地。大通县境内最早的行政建制为西汉时期设置的长宁亭。此后千余年,大通的地名都与西宁息息相关。

直到清朝雍正年间,为进一步加强清王朝集权统治,清政府在设西宁府及西宁县的同时,设置大通卫,辖门源等地。清政府还在大通修筑了大通城(今门源回族自治县县城)、永安城(今祁连县境内)和白塔城(今大通城关镇)。

靳育德先生介绍,清乾隆年间,经西宁道杨应琚等人申请,大通卫卫署迁到了白塔城今城关)。乾隆二十六年,大通卫改为大通县,从此白塔城成为大通县治所在地。

年10月,大通县人民政府从城关镇迁至桥头镇。年在原行政区域内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至今。

●湟中是青海最古老地名,泛指湟水流域。上世纪40年代中期西宁设市后,将原西宁县移至鲁沙尔,改县名为湟中县。年2月6日青海省官方发布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准青海省调整西宁市部分行政区划,同意撤销湟中县,设立西宁市湟中区。

●湟源明代时称东西俱尔湾,东科寺修建后,人们称为东科尔(丹噶尔),其实是蒙古语和藏语读音不同的原因。清代设丹噶尔厅,民国初年改厅为县时,改为湟源县。

毛忠和毛胜寺

毛胜寺村所在的地区在明初之前本无村庄,后来形成了村庄,取名毛胜寺村,这与当时一位名叫毛忠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陈希夷教授有一首诗《毛伯赞》:

孛来万骑扰边关,湟中净土起狼烟。

劫掠屠戮极凶残,生灵涂炭罹大难。

幸赖毛公麾雄师,百战百胜惩愚顽。

屡施良策国土靖,田园复苏民始安。

借地命名颂丰功,高风亮节照人间。

在明朝洪武初年,有一个藏族部落,他们从不远千里的塞外迁徙到河西走廊,归附了明朝,因部落的首领名叫哈刺万,部落就叫哈刺。哈刺万是毛忠的曾祖父,在与元朝残余势力战斗中牺牲了,之后,毛忠的祖父拜都和宝先后接替了曾祖父的职务。以后,由于战争的需要,哈刺部落从永昌迁徙到沈那遗址以北的台地上,建起了一座长米,宽米的城堡,城堡大门朝南,内住李姓、毛姓、哈姓多家。这就是毛胜寺的前身。

明成祖时,毛忠生于哈刺部落,他幼年时和一些小伙伴玩游戏时,往往胜人一筹,常被小伙伴推为领头人。长大后,毛忠豹头环眼,虎背熊腰,臂力过人,精明强干,弓马娴熟,善于骑射,武艺超群,二十岁时就袭了父职,驻防永昌。

以后,毛忠曾奉调随明成祖朱棣在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明宣德年间,他奉调到甘肃南部、青海湖、柴达木盆地,以及今西宁、大通、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驻防,与元残余势力作战,打了许多胜仗。由于他战功显赫,被晋封指挥同知。明正统年间,由于他守边有功,被晋封为都指挥同知,明英宗朱祁镇赐姓为“毛”,并改族别为汉族。尔后,他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湖、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一带与敌人作战,收复了很多失地,被晋封都佥事,并被皇帝赐名为“忠”,称“毛忠”,被人们尊称为“毛公”。

毛忠后来充任明军右参将,协守甘肃。明朝景泰年间,毛忠奉调到福建、浙江一带,剿灭倭寇有功,再晋升为都督同知,充任左副总兵(部队一种官职)。明朝天顺年间,调回甘肃、青海进行防守。天顺五年(公元年),孛来以万骑分掠西宁、庄浪、甘肃诸道,进入凉州。明英宗朱祁镇命他出击,鏖战一昼夜,毛忠全率军凯旋。

后来,毛忠率部队驻扎在西宁北川(今毛胜寺)和大通城关一带,操练人马,他在西宁北川驻地设了校场,建有一座高九米,底座亦为九米见方的瞭望台,台上有一间小房屋,供站岗放哨瞭望之用。这个校场后来成为耕地,现今毛胜寺仍有个叫校场的地名。

明朝天顺七年,毛忠率军破巴哇、昝咂等诸番,被明英宗封为伏羌伯。明成化四年,固原满四起兵反明,毛忠随总督项忠征剿,不幸中流矢而卒,终年七十五岁。其后裔主要住在庄浪(今甘肃永登),明代成为庄浪的毛姓土司。毛忠阵亡后,百姓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出生地和生前曾驻防的地方——今毛胜寺村,建了一座小寺,称“毛公祠”,也叫“毛忠寺”。该寺占地约有半亩,建房三间,四周有土墙围着,成一座小院。

毛公祠建成后,当地群众四时供奉。藏族同胞将羊毛接成绳子挽在周围的树木和低矮的建筑物上。宁张路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路线。过路的客商行人不知底细,只见毛绳、羊毛很多,给这里起了一个绰号,称“毛绳寺”。这个称谓流传了较长时间,久而久之,“毛公祠”“毛忠寺”正名被遗忘了,而绰号“毛绳寺”却被流传了下来。

到了民国年间,毛胜寺村的人口增加,往来的商旅行人比较多,谈起村名总觉得称呼欠雅,让人听了费解,不知哪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将“绳”字改成了谐音“胜”字,就成了现在的村名毛胜寺村了。

(稿件来源:《城北乡韵:城北区村名的历史沿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