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绵柳迎春兴寸寸丹心照北庭
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趁太平天国运动和西北捻军之烽火发动叛乱。同治五年(公元年),清廷派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前往陕甘平乱。对于正在平息的叛乱和准备收复的新疆失地,左宗棠制定了“缓进急战”方针,转战多地,西北局势逐步好转。
同治八年(公元年)左宗棠由泾州进驻平凉,接陕甘总督印。
他和当地人民关系融洽,百姓称赞他有“孔子之雅风”。《清史稿》亦载:“(左宗棠)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左宗棠(年—年),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胆识谋略过人。
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镇压捻军,主持平定陕甘同治回民起事、收复新疆、推动新疆置省。
其间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病逝福州,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曾国藩盛赞道:“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左宗棠驻兵平凉两年有余,运筹帷幄、安边恤民,兴文重教、绿润关陇,留下了许多历史佳话。
靖陇上烽烟修凉城礼乐
回汉战乱之后,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尤其是化平川(今宁夏泾源)人烟稀少,“明清住室经同治兵燹,无一存者”“汉民存者百不及一。”
左宗棠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当作头等大事,他亲临化平川考察,决定在此安置流离失所的陕西回民,奏请朝廷同意后,把当地为数不多的汉民迁徙平凉、华亭等地,再把万余陕西回民从灵州(今宁夏吴忠)迁到化平川。
他让官员分粮、分地、建房、挖窑洞,帮助百姓购买耕牛、农具等生产用品,协助耕种,兴农助产。
特别是看到这些民众文化匮乏、身无长技,就饬令地方修建书院、兴办教育,赠送“四书”“五经”等书籍,大力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才志士。
左宗棠重视水利建设,积极治理泾河引渠灌溉。他曾委托徽商胡雪岩购买德国机器,在泾河川开渠,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全实现最初的计划。
驻扎静宁州计都镇(今庄浪县岳堡乡)时,左宗棠发现当地人注重耕读传家良俗,书香气息很浓,于是他一边和农户“拉家常”“串门子”,一边饶有兴趣地翻看他们的藏书。
一天,他在一个乡绅家里发现了明朝人吕近溪写的《小儿语》,以及吕近溪儿子吕新吾写的《续小儿语》,仔细阅读之后,心里很是感慨,时局动荡,社会风气不好,是因为没有从孩子小时候抓起,让孩子失去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
正所谓“坏于大人,而大人之坏,坏于小儿”。要彻底改变世风,必须从幼童抓起。于是,他欣然提笔为《小儿语》作序,之后资助重新刊印,让这本颇有教化之用的书广为流传。
驻兵静宁州时,左宗棠得知这里正是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兄弟和刘锜的故里。作为征战多年的大帅,他熟知吴氏兄弟的“和尚原大捷”“仙人关大捷”、刘锜的“顺昌大捷”“柘皋大捷”等“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
出于对英雄的敬仰,撰写祭文并带领随行军官、地方官员,步行去“名将祠”祭拜。名将祠又叫“三将军祠”,占地十亩左右,祠外悬挂“三将忠魂昭青史,千载功业把春秋”楹联。祠内供奉三位将军名衔牌位。明清时期,静宁州城官民每年春秋都要祭祀。
左宗棠叩拜行礼之后,虔诚恭敬的诵读祭文,用小篆书写祭文、石匠勒石,把石碑立在祠堂前为念。碑文落款:“钦差大臣左宗棠命男钦赏主事举人孝威谨撰并书”。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公元年,左宗棠到任西北发现植被稀少、气候干燥,赴任不久便在总督府后院栽种了许多柳树。同僚们不解其意,左宗棠说,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如果不栽种绿树,将会了无生气。同时,下令士兵行军途中广植柳树,柳树较为容易成活。
左宗棠在平凉的两年多时间里,以及日后的西进途中,通往新疆的数千里大道两旁,仅是从陕甘交界的陕西长武县到甘肃会宁县,就栽树26.4万棵。此外,在甘肃其余各州栽种了约40万棵,在河西走廊、新疆栽种了多万棵,总计约万棵。
隆无誉《西笑日觚》盛赞:“左恪靖命自泾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后人把这些柳树称为“左公柳”。
据记载,当时的平凉府东大路,宽十余丈,植树四五层,三路并行,参天合抱。
平凉有一块“武威军各营频年种树记碑”,碑文记载了当年植树的艰苦与不易:“惟时搜集枝杆,越山度壑,负运艰苦。树艺伊始,每为游民窃拔,牲畜践履。······谕禁之,守护之,灌溉之,补栽之。不知几费经营。”广植柳树的同时,左宗棠还种了大量杨树、榆树、槐树,这便是后人常说的“左公杨”“左公榆”“左公槐”。
为了保护生态林木,左宗棠曾亲拟告示:
“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杯酒阳关,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侯所植。”文雅之情挚,用心之良苦,至今令后人读来依旧动容。
民国时期,甘肃省专门出台了《保护左公柳办法》,“保护不力唯县长是问。”
左宗棠兴修道路、广植绿荫,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他的同乡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中赞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柳色千章合书声两岸来
在平凉驻兵时,左宗棠令平庆泾固化道道员魏光焘重修了毁于战火、久负盛名的“柳湖书院”。竣工后,魏光焘亲作《重修柳湖书院碑记》,石碑现存柳湖公园湖心亭。
柳湖之胜,始于暖泉——泉水微温、隆冬不冻,盛夏不干、四季畅流。
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年),时任渭州知府蔡挺在此“引暖泉为湖,环湖植柳,建避暑阁于其中,为柳湖之所由肇。”柳喜湿润,很快树荫繁茂、叠翠盎然。
明朝嘉靖年间,驻藩平凉的韩昭王占为苑囿大规模扩建。据《柳湖书院志》载,当时园内建有观海堂、涵虚堂、金盆堂、夏享亭、喜雨亭、荷花堂、承辉阁、蓬湖阁、藏书楼等十余景,始为“陇东名园”。
后来,明武宗朱厚照敕赐“崇文书院”供王府子弟读书,书院先后更名为“百泉书院”“高山书院”以及“柳湖书院”——从此成为平凉“崇儒重道”培养人才的文昌之所。
重楼环碧水高柳插青霄
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平凉才俊赵时春重游柳湖后,作《柳湖观荷》赞咏:“帝孙台榭枕城边,招客重开锦绣筵。花底鱼游青障里,柳塘云拥碧荷天。清波摇荡随风出,绛殿平临对日鲜。置醴同欣接宴尝,浴沂何让嗣群贤。”
公元年—年乾隆年间,柳湖数次修茸,新建文澜桥、读书堂、养正轩、响鹤山房、时雨亭、饮水亭、青藜阁、牌坊等建筑。
同治初年,柳湖毁于兵燹。左宗棠格外注重恢复平凉重文尚教之风,便复修“柳湖书院”,广植1多株“左公柳”,亲书“柳湖”匾额、“暖泉”碑碣。
石碑刻有左公题诗:“平凉高寒,水泉甚冽,此独以暖称,验之隆冬不冰也。权郡守喻君光容甃为池,以惠斯民。为书此永之。”
从此,柳湖重新氤氲书香气息,成为平凉文昌兴盛的显著标志。所植柳树借左公一腔热情,翠影葱笼,湖光潋滟,终成以“柳中湖,湖中柳”闻名陇上的山水名园。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每逢暮春时节,柳絮轻飘、弥漫湖柳,这就是名享塞北的平凉古八景之一——柳湖晴雪。
清代名家赵汝翼《柳湖晴雪》诗赞:
“满目晴光映野塘,何来白雪遍空扬。纷纷玉屑随波舞,片片银花绕岸狂。月下沾衣疑欲湿,风前扑面不知凉。柳湖饶有西湖趣,惹得骚人兴自长。”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自平凉柳湖至泾州道中》一诗写道:“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百里平凉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足见当时“左公柳”之繁盛。
泉光随地绿树影入潭青
年,柳湖被作为甘肃省第七师范学校驻地,解放后改为平凉师范,年学校搬迁改为公园。“文革”时成为柳湖公社驻地,年平凉县政府收回恢复公园、整修绿化。
年5月1日正式开放,命名为“柳湖公园”;1年10月1日正式免门票开放。8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后人为了纪念左公留予平凉之厚礼,在公园修建了“左公亭”,以铭记植柳兴教、培育人才的功德。
百代过客,珠流璧转。据档案记载,年平凉境内存左公柳棵,年《甘肃森林》记载,全省境内余多棵。目前柳湖公园存棵,为全市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
春柳古槐镌刻百年左公殷盼,书院翠湖氤氲悠远历史馨香。
岁月不居,时至今日,人们倘佯在诗画美景中,依然能感受到百年古柳苍林带来的惬意与翠畅,以及中华一代名臣左公对书院的谆谆寄托。
特别是那绿雾霭霭的左公柳和文韵悠然的柳湖书院,穿越百年风雨星月,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发,叠翠成为平凉文化气象的灯塔。
今天,他们以翠云般的浓荫,朗月似的光华,福泽崆峒山河,温润泾水两岸,为平凉人民带来绵长福祉和安康。
参考资料
1.《清史稿·左宗棠传》2.李世恩主编《春秋逸谭》中何小东、孟慧、孙志勇、陈宝全、刘杰等人相关文章(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官方抖音号:崆峒山智慧旅游
崆峒山年卡中心:-
崆峒山线上票务—
—崆峒山智慧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