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科技创新赋能“慧”就产业强农路近年来,庄浪县坚持把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科技平台、打造科技品牌,选派名种技特派员到全县18个乡镇和城市社区,开展技术推广、试验示范、成果转化、科技培训、政策宣讲等科技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记者赵军宝乡村振兴迎来新“薯”光寒冬腊月,在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一床床马铃薯种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阵阵喷雾将营养液均匀喷洒在马铃薯根系,颗颗马铃薯原原种“洗”上了“营养澡”。“‘雾培法’技术采用智能化温室监控、全程无土化栽培等方式,实现了马铃薯原原种的温、水、肥‘三控’精准化、自动化,年产马铃薯脱毒瓶苗万株、原原种万粒,附加产值高达万元以上。”繁育中心里,贺晓霞和同事正在详细记录马铃薯原原种生长情况。贺晓霞是奋战在庄浪县农技战线的一名科技特派员,常年进行种薯选育和科技研发。近两年,庄浪县引进国内最先进的马铃薯“雾培法”生产技术,并对相关设备及其配套技术进行了升级改造,深度融合物联网、自动控制、云计算等智慧农业设施,通过环境因子的人工调控,形成了第二代雾培技术体系。贺晓霞带领团队,通过营养液改良等技术措施,使“庄薯3号”等品种单株结薯数由1.5粒提高到40粒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原种产量,并将生产周期由“一年一茬”变为“一年二茬”和“一年三茬”,实现了微型薯自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周年生产模式。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庄浪县特别注重本土马铃薯品种选育,在永宁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建立育种创新基地,通过改良本土品种、引进49个新品种,促进马铃薯的优繁优育和迭代升级,形成了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自主选育的“庄薯3号”品种,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7省56个县推广种植多万亩,“庄薯3号”也被确定为全国主食化产业中的四大推广品种之一,“庄薯4号”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庄薯系列”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构建‘引育繁一体化、产加销相衔接、贸工农相融合’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带动庄浪县经销组织多个,建成贮藏库座,贮藏能力达到6万吨,持续放大‘党组织+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合体聚变效应。”庄浪县农技中心副主任马旭升告诉记者,庄浪县培育宏达、鑫喜2家园区企业发展成为马铃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年可加工鲜薯40万吨,生产淀粉6.5万吨,马铃薯制品吨,实现产值2.3亿元,吸纳务工就业多人。小小苹果托起“振兴梦”这段时间,王选强一直忙碌在全县14个乡镇的个村社,现场为果树“把脉”,积极给果农“送经传宝”。从年被聘为科技特派员后,王选强就成了广大果农口中的“果秀才”和“王专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干给果农看、带着果农干、延长产业链、效益说了算’,尽力提高全县果农的科学管园水平。”庄浪县果业站副站长王选强说。“通过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这几年掌握了不少新技术,今年6亩苹果收入超过了10万元。”大庄镇果农杜红平用手机记录下培训现场的知识要点。据庄浪县果业站站长刘军介绍,去年,全县共实施苹果产业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5.2亿元,全面抓建了10万亩有机苹果、30万亩绿色苹果和2万亩老果园改造“三大生产基地”,开建了智慧苹果、冷链物流“两个产业园”,实施了果品保鲜贮藏库能力提升、果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农膜反光膜处理能力提升“三大提升工程”。在科技特派员的支持带领下,去年,庄浪县65万亩苹果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记登记,万泉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全县苹果总产量达到61.78万吨,苹果产业链产值达37.35亿元。全县共建成优质果品基地14万亩、脱毒种薯繁育基地26万亩、规模化肉牛养殖场37个、蔬菜生产集中示范区6个、设施蔬菜生产专业村7个、千亩中药材示范基地4处,为全县农业产业实现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大动力,有效加快了产业扶贫步伐,形成了“果升级、牛扩量、薯提质、劳增效”的良好态势和产、贮、加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要围绕全县重点发展的苹果、马铃薯、中药材等支柱产业,拓宽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做好科技特派员服务的供需平台建设工作,培养和选派更多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让科学技术与产业链发展紧密融合,使科技成果在产业链中有效转化,推动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庄浪县科技局局长李三卫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