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间的深情
——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综述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晓燕
天津,华北地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区,经济繁荣;平凉,六盘山特困片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根据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部署,天津市河西区、武清区分别与我市庄浪县、静宁县建立扶贫协作关系;年河西区与崆峒区、津南区与灵台县、武清区与泾川县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从此,一场历史赋予的重任,把天津与平凉紧密连在一起,两地跨越千里,心手相牵,共同挑起同步小康大业,用真心、真情、真策给平凉儿女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静宁县与武清区高层联席会议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五年来,我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创造性地推动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使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六大任务”落实,全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至目前,两地先后调研对接人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推进会次,推动帮扶事项落细落实,有力提升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
天津三个协作区用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先后累计援助财政帮扶资金8.23亿元,为我市推进产业扶贫、教育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两地干部群众携手共进,让平凉31.96万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帮扶消费带动
注入致富“活水”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年至年,天津市河西区、武清区、津南区共为我市帮扶县区投入产业帮扶资金3.55亿元,紧紧围绕牛、果、菜优势产业和“五小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帮扶项目个。
新开乡寺沟村君子兰种植基地
仲夏,在灵台县新开乡寺沟村君子兰种植基地,产业工人正忙着施肥浇水、扶正君子兰叶片……“夏天是君子兰休眠期,我们主要工作是日常养护。活轻,不累,照顾家也方便,每月能挣块钱。”寺沟村村民赵亚红边说边熟练地用硬纸将君子兰的叶片固定起来。
赵亚红所在的君子兰种植基地是新开乡为了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在天津君晟源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建办的一处现代化产业园。
“基地里的幼苗、种苗和所需花土、花肥、辅料,技术支持及本地种植工人培训等都由天津公司提供,并对成品苗按照市场价全面收购。可带动30户脱贫户就近就便务工,户均年增收元以上。”新开乡人大主席周虎子介绍。
新开乡寺沟村君子兰种植基地
加大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力度,关键要激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使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我市通过健全完善和切实落实投资注册、建设用地、激励奖励、营商环境等政策举措,积极引导天津企业到我市开展产业合作。年,全市共引进注册落地东部企业20家,完成投资万元,带动贫困人口人实现增收,为老百姓致富实现小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平凉、天津两地协作区高度重视和发挥消费扶贫在东西协作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线上线下双关联”的消费扶贫模式。我市充分利用天津潜在消费市场优势资源,在天津协作区建成7个地方特色扶贫消费实体店,在各大电商平台建成11个特色品牌扶贫专区;天津市动员各级干部职工购买我市扶贫产品,线上线下双向推动,实现了消费扶贫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销售额4.66亿元。
深化人才交流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智,人才交流是关键。
在平凉五中高一某班的语文课上,天津四十一中援派教师杨惠宇用诵读接龙的方式让一篇篇国学经典趣味生动。年8月,杨惠宇主动请缨加入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教队伍,通过开展古典诗词朗诵、分享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语文和传统文化的热情。杨惠宇认为,自己作为一名东西部协作的传播者,就是要把东部一些新鲜的理念传播到平凉。
河西区与庄浪县开展校际结对帮扶
同样,从天津参加跟岗培训回来的平凉三中教师杨学省也深有感触:“天津之行使我受益匪浅,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得到了提升,我感觉教育一定要从小处着手,做到细致入微。今后,我会把学到的先进理念运用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中去。”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实践中,天津、平凉两地协作区注重双向互动,借助东部地区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持续实施以党政干部、专技人才、先进技术为主的人才交流计划。
静宁县爱心支教活动
天津市协作区充分利用信息、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先后选派33名党政干部和名专技人才到平凉挂职,积极开展送教送培、学术交流、专家义诊、技术指导等活动,培训各类干部人才人次;并共招收我市名贫困学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教育脱贫。同时,我市选派名党政干部和名专技人才到天津协作区开展学习交流。
两地干部的双向交流,有效促进了观念互通、技术互学、作风互鉴,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拓宽了干部队伍工作思路,实现了智志双扶。
加强劳务协作
开启美好新生活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脱贫的一个有效渠道。
年底,灵台县分别在天津市华阳职业培训学校、海棠创客空间、天津港峰门窗加工有限公司挂牌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甘肃·灵台劳务协作就业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劳务示范基地,针对津南区企业用工需求,对灵台县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并通过劳务输转和就业扶持,增加困难家庭劳务收入。
东西部扶贫协作务工技能培训
杨金贵就是通过朝那镇郑伟劳务公司的介绍,来到天津港峰门窗加工有限有限公司做工的。他从辅助工干起,勤学好问、善于观察,不到半年便成长为一名技术员,工资由最初的元涨到元。如今,劳务收入是他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今年6月初,为着力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人口等就业困难群体持续稳定就业增收,全面提升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成效,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带领市劳务办,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和静宁县人社局分管负责人等赴天津开展东西部协作对接工作。
泾川县劳务招聘会
近年来,我市围绕“精准对接、稳定就业”的输转目标,积极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在天津市建成9个常驻劳务工作站,不断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持续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培训各类贫困劳务技能人才人次,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本领。年,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28场次,参会企业家,提供就业岗位个,达成意向人。
庄浪县电子商务培训会
同时,通过落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稳岗就业补贴、组织输转奖励等政策,我市向天津输转贫困劳动力人,帮助就近就地就业人,帮助到其他地区就业人。援建扶贫车间67间,吸纳名贫困人口就业,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
凝聚社会力量
携手奋进新征程
东西部扶贫协作,鲜明主题是“携手奔小康”;乡村振兴,目的是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逐梦初心,我市与天津市不断创新和完善扶贫协作机制,积极拓展帮扶渠道,汇聚各方帮扶力量,推动两地开展各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扶贫协作。
《传医送宝》河西崆峒建立帮扶关系以来,河西选派98名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崆峒开展工作
天津市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崆峒区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捐赠价值12.42万元麻花;学而思天津分校向崆峒区捐赠价值.15万元的在线网上课程学习卡;武清区和平之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武清区义工协会等社会力量联合募捐元,帮助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建立爱心超市……
据统计,五年来,天津累计29个乡(镇)、27个村(社区)、家民营企业、14家社会组织、22家医院、81所学校与我市29个乡(镇)、个贫困村、19家医院、所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捐款捐物累计达.25万元。
援建的泾川朱家涧爱心超市
年底,我市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0.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县(市、区)脱贫摘帽。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灵台县第三届果品展销会津南区分会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我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津甘两省市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部署要求,在新的征程上,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强化项目协作,深化协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层次和水平,持续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