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泉,男,笔名:雨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人。现为澳洲悉尼书画网特邀艺术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会员。
国画作品梅、兰、菊、竹等在澳大利亚、台湾等世界各地多次展出并获奖。
李玉泉喜欢文人画,擅长写意四君子,工笔牡丹和山水。
主要业绩
年,国画墨竹获县级书画大展优秀奖。所作国画四君子被县级档案馆和图书馆永久收藏。
年
①国画作品梅花,入展中澳双城(中国.开封——澳大利亚.墨尔本)书画展,获优秀奖。
②国画作品入展宁夏书协举办的“美丽镇北堡”全国名家邀请展暨全国书画大赛。
年
①山水画作品入展“用作品说话.山水之间”全国山水画展,获优秀奖。
②国画《梅竹图》,入展中国台北新闻协会、文化部和孙中山纪念馆共同举办的“新闻界华人艺术创作联展暨两岸名家邀请展”,在中国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展出,获优等奖。
③山水画作品《云雾山庄》,在北京“翰墨风华”全国诗书画大展赛中获一等奖。
④国画墨竹入选“千载清风——纪念文同诞生一千周年《中国当代墨竹大展》”。
艺术评论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李玉泉先生一直生活在西北黄土高原的一隅,他和他的祖辈一样一直过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读生活,晴耕雨读、苦度年华、几十年如一日,无论生活如何苦难,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的绘画自始至终都是以传统为基础,以西北黄土高原的一草一木为题材背景。在他的笔下,呈现出的画面是一个饱含历史沉淀的沧桑,贫瘠的黄土高原与坚强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李玉泉先生的画,简约质朴,诙谐自然,寓意深远,于雄浑中蕴含质朴厚重之意,于豪放中蕴含精妙之趣,可谓大朴不雕是矣!
其画风,朴厚、无华,虽不刻意雕琢,俨然一派大家风范。在中国传统绘画的艺苑中,他的写意花鸟画以立意新颖、笔墨精湛、气韵生动、神采夺目的艺术魅力成为一枝独特的奇葩,展现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特色。李玉泉先生在探索写意鸟画的艺术道路上,睿智思考,艰苦跋涉,纵横锤练,勇于创新,在他近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中,深入研究中国绘画几百年来所积淀形成的“写意流派”,并确立了自己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抉择,其作品不论从思想内涵,绘画技法诸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创立了一种直率、豪放的画风,在当代画坛独具一格。
李玉泉以写意四君子见长,兰竹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潘天寿先生曾说过“学画要练基本功,练兰竹,这就是基本功”,“中国画的笔墨是由此生化而来的,一笔画万笔,千变万化而归于一化”。李玉泉先生说“半世画竹,一世画兰”,我看两者均须毕生心血。”论形,则板桥居多,而又有所变化;论神,则石涛居多,而又有所涵藏,李玉泉先生的兰竹:其清在骨、其秀在神、其韵在墨、其雅在笔。画由心写,所以画乃心画也
李玉泉将兰喻为“花中君子”、“空谷美人”兰花轻隽、雅冶,兰叶大小老稚,穿插得宜,折垂取势,偃仰生情。同时,李玉泉先生梅画菊更是别具风格,既不受近代吴昌硕的影响、也不受王元章、金冬心等前贤的规范、他说“画梅,干要硬,才能凸显孤傲冷峻,画菊要表现它的沉静安谧”。李玉泉的写意花鸟画将文人画中的诗、书、画、印四大因素予以整合,尤其是以具有灵性的诗意来表达闲适的审美趣味,具有独特的艺术意境。
李玉泉的写意花鸟受益多师,先后吸收了八大、徐渭、吴昌硕、王雪涛、赵少昂等大师的长处。八大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简”。曾景祥的写意花鸟画往往以折枝花鸟为主,构图简括,惜墨如金,以一当十,其笔下的一株梅花、一束莲藕、一簇松枝、一两只鸟往往干净、利落,笔墨虽然简洁、概括,但是凝练沉毅,雄奇隽永,静穆疏旷,形成闲适雅静之趣、笔简意足之韵。他用笔虽少,但少而不薄,少而不贫,少而不呆,少而有趣,简而厚,精而润,疏而秀,作品充满随和、生机、希望、豁达、乐观之意,表现出一位年近古稀之人悠然于世、放任自然的闲适美感。
他在笔墨气势上吸收了徐渭的某些特点,用墨泼辣、老到、放逸,气势如虹。曾景祥喜欢小写意,在放纵、奔逸之中又蕴含着严整、精巧,放中有收,收中有放,真正做到工写兼备、收放自如。其作品还讲究与书法的结合,以行书入画,在严整与精巧上自成面貌。
李玉泉的写意花鸟画继承了文人画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优良传统,在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个方面均有不俗的建树。他的写意花鸟画一方面摒弃了传统文人画远离民众、孤芳自赏的弊端,而是雅俗共赏、美美与共;另一方面又剔除了传统文人画孤寂、厌世的悲凉意境,而是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积极入世情怀;他的当代写意花鸟画题材广泛,笔墨技巧富于变化,毫无程式的羁绊,充满着对自然、生活的爱恋之情,洋溢着对人生、社会的美好祝愿,这就是其当代写意花鸟画与传统文人画的根本区别。在看似简括的画面后面,隐喻着道家精髓以及大智若愚的闲适与散淡,表达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达与妙悟。
(文/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