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国泰民安,这就是迟到了九个月的春节。.51万游客打卡平凉,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5亿元。旅游、聚餐、看秦腔、看电影,这个节日被喜悦填满。
团圆是节日永恒的主题
国庆和中秋佳节在同一天,许多市民全家出动,扶老携幼,共赴家庭团圆宴。
10月1日,记者在城区一家饭店采访时看到,市民李龙正给90岁的父亲过寿。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给老寿星祝寿,感觉特别温馨。
李龙告诉记者,父亲是个犟脾气,从来不许家人给他过寿。今年却主动要求过一回生日。“国庆前一天,我去父亲家,碰巧外地的哥哥也回来了,几个孙子凑一起,很热闹。父亲很高兴,说你们这些年要给我过生日,我心里不愿意,但今年不一样,一是国家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二是国庆和中秋又在一起,正逢我的生日,应该好好庆祝庆祝。”
老人终于愿意过一次寿,大家都拍手祝贺。
“不过,你们谁都不许准备礼物。”面对老人的再三叮咛,李龙点头答应了,看着老人高兴的样子,晚辈们特别开心。
当天晚上,大家围在一起,适量点了几道荤素搭配的菜,向老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说着最近的工作、生活情况,特别温馨。孩子们给老人唱了生日祝福歌,老人特别开心。
“你们中午11点半回家,饭都准备好了,回来就可以端碗了。”10月1日早晨,64岁的市民李香兰在自己的家庭群里说。
“太好了,今天吃现成。老妈辛苦了。”大女儿留言。“今天碗我来洗!”二女儿在留言时给了母亲一个贴心的“拥抱”。记者在城区南环路李香兰的家里看到,李香兰和老伴正在厨房内忙碌,屋子内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儿。
“春节因为疫情,大家都没好好聚,这个国庆孩子们都放假了,我们全家要天天大团圆!”李香兰高兴地对记者说,大女儿是交警,工作很忙,她的愿望是好好吃一顿妈妈做的饭。大女儿只有国庆这一天假,所以要好好给她做顿饭,让孩子们过过瘾。这不,从早上7时许,她就去南山公园菜市场采买,8点半回来做饭,记者看到,餐桌上已经摆放着好几个凉菜。
“这是家的味道。”李香兰乐呵呵地说,孩子们累了,需要有个港湾歇息,享受家庭团圆的氛围,让劳累的身心放松下来。
说话间,大女儿、女婿带着孩子进家了,闻到厨房里飘荡的饭菜的香味,她感动的说:“这瞬间觉得好温暖,有种过年的感觉。因为疫情,今年的中秋团圆变得格外珍贵,也更让人体会到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陪陪爸爸妈妈,让他们快乐幸福。”
在旅途中放飞心情释放压力
今年的8天超长假期给平凉热爱旅游的市民一个千载难逄的机会。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消费市场陆续复苏的当下,周边游、外出旅游成了很多人的度假选择。
“天天困在一个地方没有什么意思,诗和远方才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10月3日,参加完朋友婚礼的市民陆天元驾车出行了,他的目的地是成都。
陆天元在乡镇工作,春节时疫情来袭,他与同事们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一线,每天承受着极大压力。作为旅游爱好者的他,早在“双节”来临的前一个月就规划好了一条从平凉到成都的旅游线路。
“ 站是汉中,第二站是成都。我不打算去太远的地方,我喜欢到每一个地方把这个地方全部玩透,感受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土厚水深。”陆天元说,旅行是一个充电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自己需要在旅途中不断收获感动和感悟。
市民白永何是事业单位职工,长假期间,他和妻儿也选择了旅游度假。
白永何一家的目的地是周边。陕西的袁家村、庄浪县的石桥村、泾川县的王村镇都是他这个假期用脚步丈量的地方。
“宅的太久,放松的心情是如此迫切,一家人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感觉特别好。”白永何告诉记者,对于此次的旅行,他还有另一个目的,他的女儿就读四年级,老师要求写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文章。平时没有时间带女儿出去看,假日是 的机会,他也希望通过此次旅行,让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阅历和见识。“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看了什么景,而是你的心灵感悟到了什么,去感知,去体验,这样你的心灵才会丰富又快乐。”
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崆峒山景区、红色革命景点、绿色乡村自然令人心之所向、流连忘返……连日来,平凉周边景区景点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市民前往观光游玩,他们大多利用这次节日休假,携家带口,或是约上三两好友,一齐走出家门感受家乡独特的魅力,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刘女士平时在兰州工作,这次假期回家,她和家人来到南山公园游玩,她感叹道,“陪在家人身边,吃着地道的平凉美食,放下工作的烦恼,大概就是假期的意义吧。”
看电影看秦腔假日乐趣多
今年国庆超长假期,除了外出旅游,看电影、看秦腔也成了不少市民休闲娱乐的一大选择。
10月5日晚上,记者在绿地广场的一家电影院看到,电影院内宣传海报张贴的到处都是,大屏幕来回播放着近期热门电影,其中最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