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事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平凉是一片红色沃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始终传承和弘扬我们党的伟大精神,特别是在贫困面前不低头、敢把山河换新颜的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庄浪精神”,成为一代代平凉人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生动实践中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一、庄浪精神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宝贵精神财富
庄浪是全省有名的干旱贫困县,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生存条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庄浪县九届党政领导班子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不懈带领30万人民群众,历时34年兴修梯田、改造河山,累计义务投工投劳万个、移动土石方2.76亿立方,建成梯田94万多亩,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铸就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这是一部庄浪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与自然抗争、向命运挑战的光荣奋斗史;是一部庄浪人民艰苦奋斗、改造自然、重塑山河、造福后代的悲壮创业史;也是一部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优良传统的新中国史。这种精神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是鼓舞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改变面貌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地域性、实效性,其蕴含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文明价值,与时俱进,永放光芒。
庄浪精神是甘肃精神的集中体现。庄浪精神的内核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干”字,宁可苦干,决不苦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是对听天由命、苦等苦熬传统惰性的有力冲击,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战斗意志,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执着坚韧,持之以恒、拼搏进取的坚强毅力,彰显了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战略定力,这种作风、韧劲、毅力、定力正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是对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的最好凝练和诠释,是陇原儿女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融汇时代改革创新元素的文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尤须发扬艰苦奋斗老黄牛、创新发展拓荒牛、为民服务孺子牛的精神,开创改革发展新天地。
庄浪精神是脱贫攻坚精神的生动写照。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庄浪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崇尚实干、勤劳勇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等内涵特征,无不诠释和体现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精神丰碑,是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庄浪精神与脱贫攻坚精神一样,是对贫困的宣战,是对改变落后面貌的呐喊,是自强不息的奋起。发展需要这种精神,改革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创业需要这种精神,创新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更应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继续苦干实干、披荆斩棘,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庄浪精神是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优势的集中展示。党员带头,战天斗地,这是庄浪精神的精髓所在。从县委书记到村社长,从一般干部到广大党员,始终站在梯田建设的最前沿,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和群众同吃住、同劳动,甘苦与共,从而将全县95.7%的坡耕地改造成了田、林、路、渠相配套的水平梯田,建成了梯田化县。庄浪精神发扬光大了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党的领导是庄浪精神形成的根本保证,其中党的政治领导是庄浪精神形成的政策保证,党的思想领导是庄浪精神形成的思想保证,党的组织领导是庄浪精神形成的力量保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创造人间奇迹。实现“十四五”发展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作用,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昂扬进发。
庄浪精神是开展“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庄浪精神始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与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精神等一脉相承、高度契合,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见证了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筚路蓝缕、蒸蒸日上的光明前景,是我们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我们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生动阐释。庄浪精神中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一件件事例实物、一湾湾层叠梯田,使人感怀万千、热泪盈眶、催人奋进,把其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之中,讲好梯田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建设幸福家园,是对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的呼唤与期待,有助于淬炼党性、提升素质,有助于感恩奋进、圆梦追梦,有助于担当作为、实干攻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用庄浪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斗志,交出了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精彩答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好传统,鼓足精气神,以信仰是最长的坚守、实干是最好的传承来诠释光大新时代庄浪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力践行“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总体思路,着力推动领导方式、思维理念、方法路径根本性转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谱写了平凉发展征程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魅力中国城》“优秀魅力城市”等殊荣。
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6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3倍;工业增加值达到97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4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是“十二五”末的1.45倍和1.5倍;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6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2.8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3倍和1.5倍,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抗压前行的韧劲不断增强。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提出“五个聚焦”工作要求,配套出台25条支持政策,部署开展“九大冲刺行动”和“十查十看十补课”,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1.3亿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4.7亿元,“一户一策”强化产业扶贫,坚持“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探索推广“庄浪模式”“静宁模式”“灵台模式”,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个、农民合作社个、扶贫车间个,做到了村有增收产业、户有增收项目,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紧扣“三保障”补短板,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先行先试工作深入推进,贫困家庭失辍学学生应返尽返;乡村基本医疗“空白点”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动态清零,易地扶贫搬迁户3.8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历史性解决;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凝聚合力抓帮扶,实行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工作机制,落实省市县帮扶单位个,选派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人,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工作全覆盖,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88亿元;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衔接落实财政援助资金7.2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个。经过全市上下集中攻坚,7县(市、区)脱贫摘帽,个贫困村全部退出,4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庄浪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产业转型升级加力提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1:24.5:52.4,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到生产总值的21.7%。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粮食产量连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建成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创新基地一期,新建了一批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平凉红牛获得国家级体育赛事供应资格,取得直供港澳高档活牛配额,“静宁苹果”品牌价值达到.9亿元,优等果地头收购价连年领跑全国,牛、果两个全产业链开发进程加快。设施蔬菜发展规模化推进。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赤城、邵寨煤矿联合试运转;60万吨甲醇项目达产达标,20万吨聚丙烯生产线即将预试车。智能光电等新兴产业高点起步。推进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峡门千万吨级石料生产线和一批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较年增长58.4%。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崆峒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和22%。实施重点商贸物流项目77个,冷链物流仓储库容是年的5倍,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5%,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在创新业态中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1%。
改革创新红利加速释放。党政机构改革、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区合办政务服务中心,“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全面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平凉工业园区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瘦身提质高效发展;农村“三变”改革行政村全覆盖,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11.91万农户稳定增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构建大招商格局,一批重大项目和知名企业落地平凉;高端策划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红牛节、苹果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竞演,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向全国、全世界呈现了平凉特色产业、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四个转变”,编制完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市投资亿元,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人行过街设施、城市路网等重点项目个,更换新能源公交车辆,城市功能显著提升。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10万人迁入新居,改造老旧住宅楼5.7万户,加装电梯部。完成乡改镇38个,华亭撤县设市。六县(市)城区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5%。城乡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4%,城镇集中供热覆盖率95.7%。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行政村公厕覆盖面分别达到34.5%和%,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个、清洁村庄个。
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经过不懈努力,事关平凉长远发展、群众热切期盼的重大交通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平凉军民合用机场预可研进入报审优化阶段,平庆快速铁路规划由单线时速公里提升到双线时速公里并完成可研,陈家沟煤矿专用线开工建设;平天、华泾高速、彭大高速安口至大桥村段和平华一级公路主线贯通,静庄高速及G高平至崇信段建成通车,5条普通省道全面建成;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和客车,57%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引洮二期静宁受水区等骨干水源工程加快建设,建成抗旱水库4座。建成投运千伏变电站2座、千伏变电站4座。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G网络建设积极推进。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平凉成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崇信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资41.8亿元,实施污染治理和减排项目个。完成7个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建成5个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和3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敷设污水收集管网公里。建成4个县(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和36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如期完成。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7%,达到天;泾河、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项目有序推进,主要河流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Ⅲ类标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强化,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生态保护治理纵深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47.4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6平方公里。每年造林超过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较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每年措办一批惠民实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13.4%,占财政支出的81.4%,是“十二五”末的1.8倍。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7.7万人,年输转城乡劳动力48万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城乡低保、特困供养连续提标,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6.2万人次。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建改建校舍万平方米,全市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平凉一中新校区全面建成,陕师大平凉实验中学成功创办,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甘肃医学院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积极推进健康平凉建设,编制了《陕甘宁三省区区域医养中心建设规划》,实施卫生健康项目个,在全省率先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市体育运动公园加快建设,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美术馆建成投用,市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完成大型文旅舞剧《问道崆峒》编排审演,市县文化“四馆一站”和乡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持续深化平安平凉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平凉被列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雪亮工程”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档升级。新型应急体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我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
三、接续传承奋斗,强化使命担当,开启平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尤须把弘扬庄浪精神与传承红色基因结合起来,在继承光荣传统、发扬革命精神的党性锻炼中,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开启新征程,擘画发展定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党建统领,“四化”统筹,交通先行,产业支撑,振兴乡村,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着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努力把平凉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黄河流域国家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全国现代能源综合利用基地、西北信创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黄土高原绿色发展先行区、陕甘宁三省区区域中心城市。
开启新征程,找准载体抓手。重点实施电源电网开发、煤炭补链强基、智能光电发展、交通瓶颈突破、城市扩容提质、牛果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推进、民生福祉提升、水资源保障利用、文旅康养融合工程为重点的投资过两千亿元的“十大重点项目引领工程”和“千亿元招商引资工程”,推动产业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城乡融合发展提速提质,改革开放迈向更高层次,生态文明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5%,综合实力在全省位次前移。
开启新征程,实施六新战略。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植新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争创平凉工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平凉红牛、静宁苹果优势产业创新区。坚持产业兴市,全力以赴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做大做强煤电化冶、智能光电、文化旅游、红牛、苹果五大产业,打造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三化”改造,提级扩能煤电化冶产业链,聚力打造龙芯信创产业链、智能光电产业链,提升改造装备制造、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深入实施“牛扩量、果转型、菜提质”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级平凉红牛种质培育中心,健全牛产业发展“六大体系”,全力打造产值过亿元的平凉红牛产业集群;推动苹果产业向苗木繁育、冷链仓储、精深加工、采摘体验等多业融合发展,打造静宁苹果高端引领全国行业标准形象;加快建设甘肃东部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深度融合文旅产业,扩容提质大景区,做优做强乡村旅游,打响“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形成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格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转型,提高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二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开创新局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倍增计划,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环节增值。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串联辐射华亭的城镇化发展主体区域,形成泾川、灵台、崇信农产品主产区和庄浪、静宁生态优先发展区“两翼驱动”格局,构建中心镇和特色小镇点状分布、组团发展、多点协同的城乡发展纽带。有序推进村庄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三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新突破。建成平凉军民合用机场、平庆快速铁路,积极争取兰州经平凉庆阳至延安至北京高铁项目进入国家相关规划,衔接启动兰州至平凉段前期工作,全市新增高速公路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国省道通县连乡、乡镇通三级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标,到年全市航路开通、高铁连通、高速贯通。持续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实施一批城乡供水保障和防洪工程,开展深度节水。提升城乡输配电网,推动天然气配送管网、运煤专线、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新基建”建设,加快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现代商贸物流和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打造陇东冷链物流基地。四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添新动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更优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沿黄区域市县的合作交流,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要产业协同发展、重大项目统筹布局,增强跨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五是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拓展新空间。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行林长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落实控煤、抑尘、治污、减源、限行、禁燃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大力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六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满足新期待。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全力打造陕甘宁三省区区域职业教育高地。全面推进健康平凉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快建设陕甘宁三省区区域医养中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明程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各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开启新征程,强化根本保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开启“十四五”、迈进新征程的全过程,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践行创新担当突破提升总要求,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全面落实“四抓两整治”措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汇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百年华章铸辉煌,崭新伟业已扬帆。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精神,以愚公移山般的庄浪精神激发干劲,向着平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和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
来源:农民日报甘肃新闻李顺民王卫军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原标题:《大力传承和弘扬庄浪精神奋力谱写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