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庄浪色彩斑斓。山路蜿蜒而平坦,一路向上,先是黄黄绿绿的梯田,再是红的苹果,路旁的、山里的、川里的,最后是崭新光洁的白房子——据庄浪县融媒体中心的老师介绍,这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修筑的新农村。继续向上,“哞——哞——”先闻其声,走近,闻到淡淡的牛粪味,眼前正是几排牛舍,黄的牛或站或坐。
俯视吊沟村张琳/摄
10月6日,冷空气来袭,平凉气温骤降,兰州大学新闻学子国庆采风庄浪行吊沟村小分队来到了平凉市庄浪县吊沟村。深秋的树木颜色依旧浓绿,掩盖群山。停在山间的雾或浓或淡,为暗色的梯田增添一点神秘与缥缈。微微的冷风一吹,让人头脑瞬间清醒,提醒着各位外乡人,这里真的是印象中穷山恶水的黄土高原吗?
吃苹果能吃饱吗?
34岁那年,李兄里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终于从北京回到了吊沟村。
“外边再繁华,回到家还是感到最亲切。”在首都当西餐厨师的他,一直牵挂着家里的老婆孩子。六月天气炎热,风尘仆仆回到吊沟村的李兄里,看着“最烂最破但还是最好的”家乡,下定决心为村里做点事。
年,李兄里开始回村创业。“我们这黄土多,就想着办砖厂。”一年后,砖厂营业,李兄里雇了40多个员工。但由于破坏生态环境,年在县政府的扶持下,砖厂摇身一变,改造成牛厂。“政府前前后后补助了39万。”现在,李兄里的牛厂有多头牛。
吊沟村牛厂张琳/摄
“我爱折腾嘛!”闲不下来的李兄里把目光又放在了苹果上。吊沟村土壤干燥,光照充足,是种植苹果的绝佳环境。
最开始,村民自然是不愿意改种苹果的。“几代人都是种的小麦、玉米,吃苹果能吃饱吗?”但如今,吊沟村的梯田里种满红彤彤的苹果,少户人家也种玉米,用来自家吃,不再需要靠卖玉米过活。
说服固执的村民种苹果是一件难事,村主任、支部书记一肩挑的李兄里只好先带头埋头干。“后来大家一看,苹果赚钱,苹果赚的钱还能买小麦玉米,直接买面粉都行!”
梯田上的苹果张琳/摄
种苹果不仅能吃饱,还能致富。
根据驻村干部水洛镇党委副书记王明珠提供的数字,吊沟村村民以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一亩只能赚块钱,尚能温饱。改种苹果后,一亩能卖到1-3万块。
眼见梯田里的红色越来越多,李兄里笑着说,“大家终于转过弯来了。”
养牛要啥有啥
李院强家里有五头牛。牛棚是政府出现修的,牛棚旁边另有一间小棚,整齐堆放着两三人高的草料,两辆三轮车并排停放在棚前的空地。“以前要啥没啥,现在要啥有啥。”李院强说。
年,吊沟村成为庄浪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坚持把以牛为主的畜牧业和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作为增收的主导产业。村民养牛,可以交由合作社代养,也可以自养,还能投牛入股分红。
李院强家的牛张琳/摄
像李院强这样的自养型农户,家中每新产一头小牛就能获得3千元的奖励。将小牛养大,一头牛能卖2万元。此外,县畜牧局的八支服务队会到农户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牛生病或者生产等问题,“打电话就行。”李院强带着黑色的鸭舌帽,上身穿着干净挺括的外套,上手插兜向我们介绍道。
李院强家是去年脱贫的。牛棚旁的老房子主要用来看看牛,新房子在半山腰的新农村。“一个在兰州理工,一个在天津中医药。”提及家里的两位儿女,李院强的眼角就不自觉地溢出些许笑意。以前,他去县里打零工供孩子上学读书,“搬砖、和水泥”,每个月的收入一般。现在家里有两亩苹果,未来,他还计划将牛扩产至20头。
想让儿子回来
和李院强家不同,56岁的村民李世成没有选择自养红牛。“一个人养两头牛不划算。”他将县里分发的两头牛入股县农发公司,“什么都不用干”,光分红每年就有元的收入。
他还去牛厂上班,每个月工资两千元。早上五点半起床,给牛喂草料,11点下班。午休后,下午三点再去牛厂打扫卫生,五点下班。
“那您下班后做什么?”李世成笑着愣住了。一个村民抢着答道,“咱农民哪有那么多闲的!”他站在红彤彤的苹果树旁,说:“这苹果得要花心思,好苹果一亩能卖3万多,要是不好好打理,就只能卖一万。整天都得在地里。”春天要除草、施肥、打药,秋天要套袋、采摘……脆甜的苹果靠一年四季的心血浇灌。“咱们庄浪的苹果是最好吃的!”热心的村民对自家的苹果感到十分自豪。
在镜头前有点拘谨的李世杰张琳/摄
养牛、种苹果、劳务成了吊沟村村民的标配。据驻村干部王明珠介绍,自从“三变”改革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在家里了。“既可以照顾老人、小孩,也可以打工挣钱。”
李院强的儿子在宁夏打工。“咱们这环境好,空气好,养牛收入也不错,亲戚家人都在这呢。”他希望儿子能够回来。
离开水洛村时,梯田间的白雾早已散去。车子在水泥路上前进,地上摇曳的野花、高高矮矮的树木、忙着集装大堆大堆苹果的村民……这些景象在车窗上一一倒退,渐渐模糊,嘴里苹果的清甜却一直提醒着离开的人们——无论是外乡人还是庄浪人——这是家乡的味道。
文字:熊新幸张琳王姝君刘念曹静伟
图片:张琳
指导老师:韩亮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级研究生;指导老师韩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