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浪社火

社火俗称“故事”,由来甚久,清乾隆《庄浪县志略》有“立春之先日,迎春牛,扮戏彩”的记载。以后遍及城乡,品类多样,经久不衰。表演形式有曲艺、舞蹈、造型三大类,演出活动集中在春节。曲艺

正在装扮的社火摄影:蒲千珠

曲种有眉户、小曲、笑摊等,以地摊形式演出。民国时,曲艺爱好者自发排练,称为“社火班”。建立,文化部门积极挖掘和培植。年11月,举行首次曲艺调演,有南湖、岳堡、柳梁等13个代表队参加。年12月,选派曲艺艺人张正祖、岳俊顺等组成县代表队,参加平凉专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获集体一等奖,3人获表演一等奖,4人获三等奖。又出席省观摩演出大会,有2人获二等奖。年,全县有社火班多个。“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曲艺节目为“样板戏”及“革命歌曲”所取代。年春节重上舞台。年调查,全县有社火班个,其中较著名的28家,有演员人,乐师人。眉户清末从陕西传入,流行于南湖、岳堡、赵墩、柳梁等乡镇。民间艺人在演唱中逐渐吸融本地小曲腔调,形成既保持眉户原有唱腔程式,又有地方风味的独特曲艺品类。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剧目多故事情节,有的从戏剧移植,而以唱为主,科白极少。据调查,原有曲牌70余种,现存30余种。伴奏原用板胡、三弦、摔子(碰铃)、瓦瓦(竹片打击乐),现增加二胡、笛子、打琴等。小曲流行全县,莫知所自。原为民间演出的主要形式,眉户传入后与之穿插演唱,称为“小唱”、“蕤唱”。曲牌、曲目繁多,行腔婉转悠扬。演出有对唱、合唱,边唱边舞,走十字步、八字步,甩扇、帕、蝇刷(拂尘),摇霸王鞭作舞。南湖一带用3—5名旦角表演;水洛一带4男4女,旦角舞蹈(称为“飞旦”),男角唱曲。笑摊独角或多角演出,融小曲、快板(俗称“熟嘴”)、说白于一体。多以民间故事、寓言为体裁的喜剧,有定型情节,无固定脚本,演员即景发挥,插科打诨,闹趣逗笑。盛行于水洛、良邑、朱店一带。

上台戏《天官赐福》摄影:蒲千珠

舞蹈

跳狮子狮皮用大麻拴绾加彩绘。演出时二人顶狮皮,称为“顶狮子”;一人扮武士,手执绣球,在钹鼓伴奏下用武术套路与狮搏斗,称为“耍狮子”。有越障碍(桌)、打滚、吞绣球等动作,最终制服下场。多在夜间与地摊配合演出,亦单独上演。民间以狮为吉祥物,倍受欢迎。跑旱船船型有蓬船(花船)、舢舨。多三船或二船共舞,亦有一船。三船舞,有一大蓬船,二舢舨,蓬船内饰俊妆小旦(俗称“船姑娘”),舢舨饰文小生(俗称“相公”)。花船由一老艄公持浆导引,二舢舨追逐,走“8”字形,作相撞、搁浅等动作,谐趣舞蹈。有的夹唱小曲。一船时多有二至四匹纸马,饰武小生,穿插而舞。

踩高跷俗称“高拐子”。拐子木制,踩板至地面有的高1.5米左右,一般1米。妆扮历史故事角色,踩跷挥动蝇刷、扇子、绸帕及其他道具而行,以妆扮俏俊,舞姿潇洒为美。民国时传入有高难度动作的二人高跷舞,节目有赶黑驴、扑蝴蝶等,作跳跃、磋步、翻身、跌叉等动作。原由男性少年妆扮,现男女参半。吆牛亦称“借牛”。扮一对丑妆农民夫妻,吆一妆扮的耕牛,边水边唱,即兴舞蹈,诉说生计,插白打诨。牛或奔跳,或卧地,与农夫逗嘻。最后狮子登场,牛狮互斗收场。扭秧歌解放后,传入陕北秧歌,土地改革运动中遍及农村,以后渐衰。近年出现花束队、腰鼓队等舞蹈。

装扮一新的社火摄影:蒲千珠

造型

高台立体造型艺术,为庄浪“社火”一绝,享誉遐迩。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历史或神话故事中凝固情节,按照需要,用彩纸、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一般二三人,最多可达五六人。人抬以行,故称“高台”,亦称“铁芯子”。讲究构思精巧,装饰不露丝迹,造型栩栩如生。演出时,鼓乐前导,观者翘首叹绝。近年改人抬为机动车运载。与高台相似,铁芯可旋转的称“转台”。马社火装扮角色骑在马上,故称。取一历史或神话故事中凝固情节,装扮角色,着戏装,画脸型,戴髯口,持道具,亮相扎势。角色可多打20余人(一人俗称一“折”或一“转”)。钹鼓等打击乐前导,游村转巷。讲求华丽俊靓,马亦披红挂彩。

站故事亦称“硬站儿”。儿童装扮角色,站于大人肩上,亮相游行。多装扮“三皇治世”等神话情节,身贴苔藓,散发披头,逗人忍俊;有的亦扮故事情节。建国后少见。

图为柳梁镇周蒲村社火

图为社火爱好者摄影:蒲千珠

表演

社火表演集中在春节期间,一般从正月初五日“闹五穷”开始,直至二月初二日“龙抬头”开始春耕结束。日场以高台、马社火、高跷等为主,夜场演曲艺、旱船等。社火会演各乡镇均有传统社火会演,大多在当地敬奉神祗的祭日,故称“迎神”。规模较大的会演日有:万泉正月初九日,水洛正月十二日,朱店、良邑、韩店正月十三。接社火春节期间,村庄间社火互访,祝贺新春。接待客村社火,称为“接社火”。双方互称“亲戚”,仪式隆重。日场在村头敲锣打鼓,鸣放炮仗迎接,在村内宽敞适中地方设桌摆糖果烟酒招待,给装扮的角色披红挂彩(称为“挂红”),最后欢送出村。夜场,迎接入村后摆酒菜、油果子招待,讲究端锅子(火锅)、洋盘(炒菜),愈多愈盛。演曲艺的地摊,开场唱《进庄曲》或《上天官》,祝贺丰收、吉祥,终场唱《道谢曲》。

本文摘抄自《庄浪门户网》

作者/来源:蒲千珠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