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别记》卷之二乡里别记(宋季)
宋太平兴国三年四月至景炎二年十月
刺桐乡里别记(上卷、中卷)
莆阳乡里别记(下卷)√√√
宋太平兴国三年四月己卯(二十四日),南唐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被迫纳土归降,将泉、漳二州一十四县(实为一十二县。泉州领县九,曰南安、莆田、仙游、晋江、永春、德化、同安、长泰、清溪。漳州领县三,曰龙溪、漳浦、龙岩。今讹作一十四县,增计兴化、惠安)献于有司归并宋之版图。五月乙酉,漳、泉二州给复一年。六月辛卯,唐主李煜毙。是日,七夕也。寻林居裔(一名林茂恩。本为唐将,因功赐封西平王。金陵城破,退至闽中。镇守游洋,兼制百丈。尝联结卢绛、刘茂忠,意图再兴南唐。然旧无所记)谋为不轨,率游洋洞军民降而复叛。凭据山溪,啸聚林麓,且有隗器、公孙述僞号。王师讨定之,乃即其地(泉州游洋、百丈二镇)建太平军(同下县),寻改兴化县。
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阅《泉福图志》,念游洋洞地险,思欲以德化之。诏即游洋镇加以百丈镇共六里,及析泉州莆田县二里、与仙游县来苏里,福州永福县永泰里、与福清县清源外里,而以清源分东、西、中三里,总一十四里,置兴化县,治兴泰里,或治兴建里。
宋太平兴国五年,诏析泉州之莆田、仙游、兴化三县,与福州之福清县置兴化军(同下州,或为泉州分署),兴化县为附郭。长泰县改属漳州(原任武胜场大使杨海等,以去泉州三百余里期会征输不便,请于泉守林金吾割隶漳州,奏于朝许之)。析德化县归德乡九座山入仙游县。
宋太平兴国六年,析晋江县东乡一十六里置惠安县(耆传以晋江县东乡增割兴化军近地置惠安县。尚未有征也)。
宋太平兴国八年,福清县复属福州。兴化军治移至莆田县延陵里(知军段鹏以游洋地不当要冲奏请移之)。
宋宣和三年,改清溪县为安溪县(宣和中盗起睦州清溪洞时恶其名改之)。
宋乾道七年,澎湖三十六屿纳入宋廷版图,隶泉州晋江县。
宋景炎元年十一月,泉州七邑纳入元廷版图(蒲寿庚为乱,知州田真子降元)。
宋景炎元年十二月,兴化军城沦陷(守将陈文龙绝食殉国)。
宋景炎二年二月三十日,兴化军城光复。端宗升兴化军为兴安州。
宋景炎二年十月十五日,兴安州城沦陷(通判陈瓒壮志报国,三万军民同心死义,留宋室三百里江山)。莆、仙、兴三邑纳入元廷版图。
备考①脱脱、阿鲁图《宋史》(元至正五年十月成书)卷之四。太宗。(宋太平兴国三年夏四月)己卯,陈洪进献漳、泉二州,凡得县十四,户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兵万八千七百二十七……五月乙酉,赦漳、泉,仍给复一年。钱俶献其两浙诸州,凡得州十三、军一、县八十六,户五十五万六百八十,兵一十一万五千三十六……戊子,赦两浙,给复如漳、泉……(论曰,漳泉二州以八户供养一兵,两浙诸州以四户半供养一兵。传言洪进治下拥兵过重,重税盘剥,与民争利,致民反叛。然钱俶犹过之而无不及。又谓宋廷课税之重,致林居裔反。然太平兴国三年五月乙酉,太宗免除漳、泉税赋一年,又当如何因税重而致民叛)。
②黄岩孙《仙溪志》(宋宝佑五年成书)卷之一。叙县,太平兴国四年,诏析泉州游洋、百丈二镇置水平军,寻改兴化军。五年,以莆田、仙游来属,县始隶兴化军。仍析仙游县来苏里入兴化县,析泉州德化县九座山入仙游县,定为四乡二十六里。唐地理志为中县,九域志升为望县……(论曰,泉州游洋镇分监兴泰、兴建、福兴、浔阳四里,百丈镇分监崇仁、安仁二里。镇与场同,均置于县界边远地,以征粮课税兼备防御。场以乡置,方圆数百里,后多升为县。镇以里置,方圆数十里,后多废)。
③朱文霆《旧莆田县记》(元至正十二年正月成书。周瑛《兴化府志》卷二十七)。莆田有县自唐始,汴宋以前隶泉州,南渡后属兴化军……(论曰,兴化军在汴宋时或为泉州分署。一州二治,分泉州州署、泉州兴化军署。宋室南渡后,兴化军与泉州完全分治。若此记为是,则建州州署、建州邵武军署亦同理也。后世清廷还有一省二治之例,分福建巡抚衙门、福建台湾巡抚衙门)。
④萧敏《谨奏为裁革兴化县以便民情事》(明正统十三年成书。周华《游洋志》)。切念兴化本一嵌岩崒嵂之地也。宋太平兴国四年,因林居裔谋为不轨,率师讨定之,乃即其地建太平军。寻太宗批阅舆图,叹此地最为险要,乃下诏改为兴化县……(论曰,宋太平兴国四年,析泉州游洋、百丈二镇共六里置太平军,寻改兴化县。考宋制,一县之军同县也,知县兼任军使。数县之军同下州,另派知军)。
⑤周瑛《兴化府志》(明弘治十六年成书)卷之一。太平兴国二年(误也。实为太平兴国三年),洪进纳土。四年,太宗阅《泉福图志》,念游洋洞地险,思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立兴化县,建太平军,改兴化军以领之。五年,以泉州之莆田、仙游二县来属,始正体统,齐于列郡……
⑥叶春及《石洞集(惠安政书)》(明万历二年成书)卷之三。地里考。建置。宋太平兴国六年,始割晋江东乡十六里置县。然六都有古县遗址。若始基于彼,后乃迁之,则今署非六年建矣。故老又传建自崔令。自三四都左旋至十都原属兴化,余属晋江,尚未有征,阙之……
⑦张孟敬《福州府志》(明正德十五年成书)卷之一。地理志。建置沿革。福清县……圣历二年析长乐南八乡置万安县……宋太平兴国三年以属太平军。八年又归于福州,县治永庆里……(误也。当为宋太平兴国五年以属兴化军。宋太平兴国四年,以泉州游洋、百丈二镇共六里置太平军,同下县也。考宋制,一县之军仍为县,知县兼任军使。福清县统五十里地,上县也。下县军使,领导上县知县,此天下奇闻也)。
⑧郑子清《涵江灵显庙记》(宋景炎元年八月朔日成书。周瑛《兴化府志》卷二十九)云,侯讳应功……是年,游洋草寇窃发,凭据山溪,啸聚林麓,且有隗器、公孙述僞号。朝旨就近调福建兵收讨。侯直诣军前,请身收贼,于是任前锋,越溪谷鏖战,竟为贼刃所劘……
兴化军三县乡里建置沿革(宋季)
兴化军,清源分郡也,下州。统县三,领乡一十有三。东至海,西与泉州永春县界,南与泉州晋江县、惠安县界,北与福州永福县界。西北与泉州德化县界,西南与泉州南安县界,东北与福州福清县界,东南至海。
军境。东西二百一十五里,南北一百四十五里。四至八到。西北至东京六千五百四十二里。东至海七十里,南至海四十里,东南至莆田县奉国里大海一百里,北至福州福清县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泉州一百八十里,东北至福州三百八十里,西北至福州永泰县一百里,西南至泉州德化县界一百四十五里。(乐史《太平寰宇记》)
地里。东京四千三百九十里。东至海七十里。西至本军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泉州三百四十五里。南至海四十里。北至本军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福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海一百里。西南至本军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泉州九十里。东北至海五十里。西北至本军界一百里,自界首至福州九十五里。(王存、曾肇、李德刍《元丰九域志》)
莆田县
莆田县,望县,附郭。东至海,西与仙游县界,南至海,北与兴化县界。东北与福州福清县界,东南至海,西南与仙游县界,西北与兴化县界。
唐分五乡,里无所考。国朝分六乡,统三十四里。太平兴国四年,武化乡之崇仁、安仁、广业上、下四里改隶兴化县。旧有宁海、安德二镇,今废。
①崇业乡
崇业乡,附郭。东与唐安乡界,西与兴化县永贵乡界,南与永嘉乡、感德乡界,北与武化乡界。领里六,曰延陵、清平、延兴、孝义、常泰、保丰。
延陵里,附郭。东与清平里界,西与嘉禾里界,南与胡公里界,北与尊贤里界。西北与常泰里界。
清平里(孝义分里也。时游洋人林居裔叛,知县黄禹锡遣其子观,与邑人陈靖,乞兵于漕运使杨克让,平之。朝廷号靖之里曰清平),在县东五里。东与延兴里界,西与延陵里界,南与南匿里界,北与尊贤里界。其山曰乌石山(唐孝子林攒家在焉)。
延兴里(孝义分里也),在县东十里。东与孝义里界,西与清平里界,南与南匿里界,北与仁德里界。东南与连江里、莆田里界。
孝义里(因唐孝子林攒而名。唐贞元十三年旌表孝子林攒,诏建双阙。祝穆《方舆胜览》云,林攒事母孝,有白乌甘露之瑞,旌表门闾,欧阳詹为之记),在县东十五里。东与望江里界,西与延兴里界,南与连江里界,北与仁德里、延寿里界。
常泰里,在县西北六十里。东与尊贤里界,西与保丰里界,南与丰城里界,北与兴化县兴建里、崇仁里界。
保丰里,在县西北六十里。东、北俱与常泰里界,西与兴化县来苏里界,南与丰城里界。
②武化乡
武化乡,在县北。东与唐安乡界,西、南俱与崇业乡界,北与兴化县武化乡界。太平兴国四年,崇仁、安仁、广业上、下四里改属兴化县。旧领里七,今领里三,曰尊贤、兴教、仁德。
尊贤里(旧名让贤里。因濮王赵允让,避讳改之),在县北十里。东与兴教里界,西与常泰里界,南与延陵里、清平里界,北与兴化县崇仁里界。东南与仁德里界。
兴教里(旧名崇教里),在县东北十五里。东与永丰里界,西与尊贤里界,南与仁德里、延寿里界,北与兴化县广业里界。东北与待贤里界。
仁德里,在县东北十里。东与延寿里界,西与尊贤里界,南与延兴里、孝义里界,北与兴教里界。
③唐安乡
唐安乡,在县东北。东与福清县万安乡界,西与武化乡、崇叶乡界,南至海,北与兴化县武化乡界。领里五,曰延寿、望江、永丰、待贤、待宾。
延寿里,在县东北二十里。东与永丰里界,西与仁德里界,南与孝义里、望江里界,北与兴教里界。
望江里,在县东三十里。东、南俱至海,西与孝义里界,北与延寿里、永丰里界。
永丰里,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东、北俱与待贤里界,西与兴教里、延寿里界,南与望江里界,东南至海。
待贤里,在县东北四十里。东与待宾里界,西与兴教里、永丰里界,南至海,北与福清县光贤里界。西北与兴化县广业里界。
待宾里,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东、北俱与福清县光贤里界,西与待贤里界,南至海。
④永嘉乡
永嘉乡,在县西南。东与感德乡界,西与仙游县唐安乡界,南至海,北与崇业乡界。领里六,曰丰成、嘉禾、文赋、维新、新兴、灵川。
嘉禾里(以其里盛产嘉禾故名),在县西十里。东、北俱与延陵里界,西与丰城里界,南与文赋里、维新里界。
丰城里,在县西二十里。东与嘉禾里界,西与仙游县常乐里界,南与文赋里界,北与保丰里、常泰里界。
文赋里(李俊甫《莆阳比事》云,以朱邺能赋名。旧传徐寅作《雷出地震赋》,破题未成,邺应声曰阴伏阳回,地震岀雷),在县西南二十里。东与维新里界,西与仙游县仙溪里界,南与新兴里界,北与丰城里界。东北与嘉禾里界。
新兴里,在县西南二十里。东与维新里界,西与仙游县暘谷里界,南与灵川里界,北与文赋里界。
维新里,在县南十里。东与胡公里界,西与文赋里、新兴里界,南与灵川里界,北与嘉禾里界。东南与安乐里界。
灵川里,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东与安乐里界,西与仙游县连江里界,南至海,北与新兴里、维新里界。
⑤崇福乡
崇福乡(感德分乡也。因治崇福里而名。旧为大海今为陆地),在县东南。东、南、北俱至海,西与感德乡界。领里六,曰兴福、奉国、武盛、合浦、崇福、新安。
兴福里,在县东南三十里。东、北俱至海,西与囯清里界,南与合浦里、武盛里界。西北与连江里、莆田里界。
奉国里,在县东南七十里。东、南、北俱至海,西与武盛里界。其屿曰南匿屿(军之东极。半属福清县南匿里)。
武盛里,在县东南八十里。东与奉国里界,西、南俱至海,北与合浦里、兴福里界。东北至海。
合浦里,在县东南四十里。东与兴福里、武盛里界,西与安乐里界,南与醴泉里、崇福里界,北与囯清里界,东南至海。
崇福里,在县东南五十里。东、西俱至海,南与新安里界,北与合浦里界。西北与醴泉里界。
新安里,在县东南八十里。东、西、南、北俱至海,西北与崇福里界。其屿曰湄洲屿(军之南极)。
⑥感德乡
感德乡,在县南。东与崇福乡界,西与永嘉乡界,南至海,北与崇业乡界。领里八,曰连江、莆田、南匿、胡公、景德、国清、安乐、醴泉。
连江里,在县东南二十里。东至海,西、南俱与莆田里界,北与孝义里界。西北与延兴里界,东北与望江里界,东南与兴福里界。其市曰黄石市。其镇曰宁海镇(绍兴二十六年废)。
莆田里,在县东南二十里。东、北俱与连江里界,西与南匿里界,南与景德里界。西北与延兴里界,东南与兴福里界。
南匿里,在县东南十五里。东与莆田里界,西与胡公里界,南与囯清里、景德里界,北与清平里、延兴里界。
胡公里(黄滔《黄御史集》云,耆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然赵彦励《莆阳志》云,以壶山旧有陈、胡二仙名。陈仙隐北山,故呼陈岩山。胡仙隐南山,故呼胡公山。后人乃改胡为壶,而里仍旧名),在县南十里。东与南匿里界,西与维新里界,南与安乐里界,北与延陵里界。东南与囯清里界。
景德里(景德间置,以年号为里名),在县东南二十里。东、北俱与莆田里界,西、南俱与国清里界。西北与南匿里界。
国清里(唐所置也。贞观五年凿国清塘,里以塘名),在县东南二十里。东与兴福里界,西与安乐里界,南与合浦里界,北与景德里界。西北与胡公里、南匿里界。
安乐里,在县南三十五里。东与囯清里、合浦里界,西与灵川里界,南与醴泉里界,北与维新里、胡公里界,西南至海。
醴泉里(以其泉水甘美如醴故名),在县南四十里。东与崇福里界,西、南俱至海,北与安乐里界。东北与合浦里界。
附,耆传莆田、福清二县旧以蒜岭为南界,后晋开运二年南移至龙津渡为界(渡南通莆田县待宾里,渡北达福清县光贤里)。后梁开平四年,翁承瓒回闽为相,闽王(王审知)改赐乡名文秀里光贤。或云,福清县以万安乡之光贤、苏田、安香三里增置文秀乡。或云,莆田县以唐安乡之光贤里增置文秀乡。
耆传福清、莆田二县旧以店尾村为北界(东通福清县清源外里,西达莆田县安仁里),宋太平兴国四年东移至百丈岭为界(东通福清县新宁里、清源里,西达兴化县清源东里)。福清县长乐西乡之清源外里改隶兴化县。兴化县以清源分东、西、中三里增置长乐乡。
或云,后晋天福九年三月,叛将朱文进为乱窃国,以黄绍颇为泉州刺史。开运元年十一月,泉州军指挥使留从効杀绍颇,迎立王继勲为刺史。十二月,朱文进遣兵两万讨伐留从效。北军势猛,兵锋直抵晋江县仙溪里。及至南军恢复失地,独莆田县北地附于福清县,曰新宁外里、清源外里、苏田外里、光贤里。福清县增以长乐乡之新宁里,合新宁外里、清源外里隶长乐西乡。增以万安乡之苏田里、安香里,合苏田外里、光贤里隶文秀乡。然旧无所记,尚未有证,阙之。
备考:①乐史《太平寰宇记》(宋淳化五年成书)卷之一百。福清县元十乡……(论曰,福清县旧十乡今亦十乡,故谓元十乡。太平兴国三年四月洪进纳土前,福清县已分十乡,文秀乡亦在其内)
②梁克家《三山志》(宋淳熙九年成书)卷之三。唐圣历二年,析长乐南八乡置万安县……伪闽龙啓元年改为福清……旧十乡今七乡……(论曰,圣历二年长乐县南八乡,曰太平、万安、崇德、山亭、孝义、长乐、感德、永乐。五代梁开平四年析万安乡西界置文秀乡。或云,后晋开运二年,以莆田县文秀乡来属。又以长乐乡分东、西二乡,增至十乡。宋嘉祐中,省文秀乡入万安乡。省山亭乡入崇德乡。省长乐西乡入长乐东乡,遂去乐字)
③周瑛《兴化府志》(明弘治十六年成书)卷之四十四。翁承赞传云,梁开平四年,复为闽王册礼副使……因相闽。闽王名其乡曰文秀,里曰光贤,又赐漆林庄曰昼锦。
翁承瓒《蒙闽王改赐乡里》乡名文秀里光贤,别向钧台造化权。
黄滔《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
④王存、曾肇、李德刍《元丰九域志》(宋元丰三年成书)卷之九。太平兴国四年以泉州莆田、仙游二县隶军,又析莆田县置兴化县……(兴化县游洋、百丈二镇旧属泉州莆田县。来苏里在唐武德五年旧属莆田县,圣历二年改属仙游县。清源外里在唐武德五年或许旧属莆田县,五代晋开运二年改属福清县长乐乡。尚未有甑也)。
仙游县
仙游县,望县,在军西七十里。东与莆田县界,西与德化县、永春县界,南与晋江县、惠安县界,北与永福县、兴化县界,东南至海。
唐分四乡,里无所考。国朝分四乡,统二十六里。太平兴国四年,永贵乡改隶兴化县。五年,德化县九座山来属,增割嘉禾乡近地置归德乡。旧有太平、石碧潭、龙华三镇,绍兴二十六年废。
①嘉禾乡
嘉禾乡(以其乡盛产嘉禾故名。禾一茎数橞,嘉也),在县西南。东与修德乡界,西与永春县善政乡界,南与晋江县玉泉乡界,北与归德乡界。领里六,曰建功、孝仁、曾参、仁德、保德、廉洁。
建功里,即县郭。东与咸平里、永春里界,西与璇珠里、廉洁里界,南与孝仁里界,北与安乐里界。其山曰大飞山、瀑布山。其馆曰九仙馆(即唐迎宾亭)。
孝仁里,在县南五里。东与永春里界,西与曾参里界,南与香山里界,北与建功里界。
曾参里,在县西南七里。东与孝仁里界,西与仁德里界,南与晋江县常建里界,北与廉洁里界。其镇曰阜安镇(绍兴二十六年废)。其市曰龙华市(在龙华寺前)。
仁德里,在县西南十五里。东与曾参里界,西与保德里界,南与晋江县常建里界,北与廉洁里界。
保德里,在县西南二十里。东与仁德里界,西与永春县和平里界,南与南安县趋庭里界,北与万善里界。
廉洁里(元符间置,因御史王回而名),在县西一十五里。东与建功里界,西与万善里界,南与曾参里界,北与善化里、璇珠里界。
②归德乡
归德乡(太平兴国五年,以九座山区之环碧、清泉、闻弦三里增割嘉禾乡近地置归德乡),在县西北。东与兴化县永贵乡界,西与德化县归德乡界,南与嘉禾乡界,北与永福县和平乡界。领里七,曰善化、璇珠、闻弦、清泉、万善、乐输、环碧。
善化里(旧属嘉禾乡),在县西三十里。东与璇珠里界,西与万善里界,南与廉洁里界,北与乐输里界。
璇珠里(因北斗岐山有石错布远望如北斗七星状故名。旧属嘉禾乡),在县西十里。东与建功里界,西与善化里界,南与廉洁里界,北与乐输里界。
闻弦里(旧属德化县归德乡),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东与乐输里界,西与清泉里界,南与万善里界,北与环碧里界。其市曰中岳市(在中岳寺前)。
清泉里(以其山遍有清泉,或因大目溪上源泉水清澈故名。旧属德化县归德乡),在县西北五十里。东与闻弦里界,西与德化县惠民里界,南与万善里界,北与环碧里界。
万善里(旧属嘉禾乡),在县西三十五里。东与善化里界,西与永春县桃源里界,南与保德里界,北与清泉里、闻弦里界。其镇曰石碧潭镇(绍兴二十六年废)。其市曰潭边市。
乐输里(旧属嘉禾乡),在县北三十里。东与幽谷里界,西与闻弦里界,南与璇珠里界,北与环碧里界。西南与万善里界。
环碧里(旧属德化县归德乡),在县西北八十里。东与兴化县浔阳里界,西与德化县嵩平里界,南与闻弦里、乐输里界,北与永福县感应里界。西南与清泉里界。其山曰九座山(上有九座寺)。
③修德乡
修德乡,在县东北。东与莆田县永嘉乡界,西与嘉禾乡界,南与唐安乡界,北与兴化县永贵乡界。太平兴国五年,来苏里改隶兴化县永贵乡。旧领里八,今领里七,曰永春、咸平、常乐、易乐、安乐、幽谷、香山。
永春里,在县东南十里。东与香田里界,西与建功里、孝仁里界,南与香山里、依仁里界,北与咸平里、常乐里界。
咸平里(咸平间置,以年号为里名),在县东七里。东与常乐里界,西与建功里界,南与永春里界,北与安乐里界。
常乐里,在县东一十五里。东与仙溪里界,西与咸平里界,南与香田里界,北与易乐里界。
易乐里,在县东北二十里。东与莆田县丰城里界,西与安乐里界,南与常乐里、咸平里界,北与兴化县来苏里界。其山曰九仙山。
安乐里,在县东二十五里。东与易乐里界,西与幽谷里界,南与建功里、咸平里界,北与兴化县福兴里界。
幽谷里,在县北一十五里。东与安乐里界,西与乐输里界,南与安乐里界,北与兴化县浔阳里界。
香山里(因香山而名。赵彦励《莆阳志》云,昔人登此山闻异香,土人或于地中得之,宛若乳香),在县南一十五里。东与永春里、依仁里界,西与晋江县常建里界,南与下安里界,北与孝仁里界。
④唐安乡
唐安乡,在县东南。东与莆田县永嘉乡界,西与晋江县玉泉乡界,南与惠安县城山乡、崇武乡界,北与修德乡界。领里六,曰香田、仙溪、旸谷、下安、依仁、连江。
香田里,在县东三十里。东与仙溪里、旸谷里界,西与永春里界,南与依仁里界,北与常乐里界。
仙溪里(因仙溪而名。耆传汉元狩中兄弟九人自临汝来,行至风亭,渡过仙溪,经行鷄子城,弈于岩畔,炼丹于湖上,丹成乘九鲤鱼上升),在县东三十五里。东与莆田县文赋里界,西与常乐里、香田里界,南与旸谷里界,北与易乐里界。
旸谷里,在县东南四十里。东与莆田县新兴里界,西与香田里、依仁里界,南与连江里界,北与仙溪里界。其市曰沙溪市。
下安里(雅称霞安里),在县南五十里。东与依仁里界,西与晋江县常建里界,南与惠安县民安里界,北与香山里界。
依仁里,在县东南四十五里。东与旸谷里、连江里界,西与香山里、下安里界,南与惠安县待贤里界,北与永春里、香田里界。
连江里(因九龙溪、双溪在此流会入海故名),在县东南五十里。东与莆田县灵川里界,西与依仁里界,南与惠安县待贤里界,北与旸谷里界,东南至海。其镇曰太平镇(绍兴二十六年废)。其市曰风亭市。其驿曰太平驿(即唐风亭馆)。
备考①黄岩孙《仙溪志》(宋宝佑五年成书)卷之一。叙县……五年……析泉州德化县九座山入仙游县……。
祝穆《方舆胜览》(宋嘉熙三年成书)卷之十二。九座山,在徳化县东北八十里。唐正觉大师智广道场。重峦叠嶂小路崄峻,走危飞峭瞬者足掉。始到大师隠迹处。初大师至此,有巨蠎锦皮电睛盘绕于庵,师端坐禅寂,蠎遂化去且山有石龛广濶数丈。昔师由九仙来宴坐其间,故俗谓师坐蠎口中。
德化县九座山,即九座大山也。环碧里之九座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旧为县界,东通仙游县永贵乡浔阳里,西达德化县归德乡碧泉里)、大勋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清泉里之乌岩山(在县西北三十里)、紫帽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梁山(旧名凤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清泉山(以其山遍有清泉名,似仙境也),闻弦里之梯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
②周瑛《兴化府志》(明弘治十六年成书)卷之三十三。郑良士《栖云山精舍》诗曰。三邑平分万仞峰,峰头禅室瞰寒空。喷烟一带香泉白,倚雪千根好树红。宿客语来岩谷应,真僧游去虎狼同。不堪怅望吟诗石,藓碧苔青桧影中。
唐时万仞峰,县界也,或在今屏山。峰南、峰东通仙游县嘉禾乡万善里,峰西达南安县桃林场桃源里,峰北入永泰县归德场碧泉里(一名九座山。今环碧、清泉、闻弦三里也)。栖云山,万善里东山也。栖云山之精舍,可眺望万仞峰,一峰界三邑,禅室瞰寒空。
兴化县
兴化县,中县,在军西北八十里。东与福州福清县界,西与仙游县界,南与莆田县界,北与福州永福县界。国朝分三乡,统一十四里,后并为一十一里。
①永贵乡
永贵乡,在县西。东与武化乡界,西与仙游县归德乡界,南与仙游县修德乡界,北与永福县和平乡界。旧领里六,今领里五,曰兴泰、兴建、福兴、浔阳、来苏。旧有游洋镇(唐所置也。旧属仙游县,或永泰县),在兴泰里,今废。
兴泰里(旧属仙游县游洋乡,或永福县和平乡。旧有永泰里,后并。然旧无所记),县郭。东与安仁里界,西与永福县感应里界,南与浔阳里、福兴里、兴建里界,北与永福县义仁里界。
兴建里(旧属仙游县游洋乡),县郭。东与崇仁里界,西与福兴里界,南与来苏里界,北与兴泰里界。东北与安仁里界,东南与莆田县常泰里界。
福兴里(旧属仙游县游洋乡),在县西南二十里。东与兴建里界,西与浔阳里界,南与仙游县幽谷里界,北与兴泰里界。
浔阳里(旧属仙游县游洋乡),在县西南四十里。东与福兴里界,西与仙游县环碧里界,南与仙游县幽谷里界,北与兴泰里界。
来苏里(旧属仙游县修德乡),在县南三十里。东与莆田县常泰里界,西与福兴里界,南与仙游县易乐里界,北与福兴里、兴建里界。
②武化乡
武化乡,在县东南。东与长乐乡界,西与永贵乡界,南与莆田县武化乡界,北与永福县通化乡界。西南与莆田县崇业乡界,东南与福清县万安乡界。旧领里四,今领里三,曰崇仁、安仁、广业。旧有莆田县百丈镇,在崇仁里,今废。
崇仁里(旧属莆田县武化乡),在县东六十里。东与广业里界,西与兴建里界,南与莆田县常泰里、尊贤里界,北与安仁里、清源西里界。
安仁里(旧属莆田县武化乡),在县东北六十里。东与清源西里界,西与兴泰里界,南与崇仁里界,北与永福县龙津里界。
广业里(旧属莆田县武化乡。旧有上里、下里,后并。然旧无所记),在县东七十五里。东与福清县光贤里界,西与崇仁里界,南与莆田县兴教里、待贤里界,北与清源中里、清源东里界。
③长乐乡
长乐乡,在县东北。东与福清县长东乡界,西、南俱与武化乡界,北与永福县丰和乡界。旧领里四,今领里三,曰清源西、清源中、清源东。旧有福清县百丈镇,在清源东里霞州,今废。
清源西里(旧属福清县长乐西乡),在县东北六十里。东与清源中里界,西与安仁里界,南与崇仁里界,北与永福县开平里界。
清源中里(旧属福清县长乐西乡),在县东北八十里。东与清源东里界,西与清源西里界,南与广业里界,北与永福县唐元里界。
清源东里(旧属福清县长乐西乡),在县东北一百里。东与福清县新宁里、清源里界,西与清源中里界,南与广业里界,北与永福县唐元里界。
附,耆传兴化县长乐乡亦有永泰里。永泰里(本属永福县丰和乡。太平兴国四年改属兴化县,后裁入永福县唐元里),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东与福清县新宁里界,西与永福县开平里界,南与清源中里、清源东里界,北与永福县永安里、唐元里界。
耆传兴化置县之初,考水利流向,割兴化县清源里之藤山村入永福县开平里,复以永福县龙津里之山溪村益兴化县安仁里。然旧无所记。
备考:①梁克家《三山志》(宋淳熙九年成书)卷之三。永福县丰和乡在县东七十里。旧里五,后并永泰为“唐元”。唐元、永泰二里有村六,曰创岭、石人坑、岩村、郭店、龙屿、福清十八溪路。
②李俊甫《莆阳比事》(宋嘉定五年成书)卷之一。闽分八郡莆有三邑。福建路,古闽中郡。今分为八,建剑汀邵福兴泉漳……太平兴国四年,始析福之福唐、永泰、泉之莆田、仙游户口合游洋、百丈二镇置太平军,治兴化县,寻改兴化军。八年,因转运使杨克让请移治莆田县……莆有三邑。莆郡初置领县一,曰兴化(今县治即旧军治)。迨太平兴国五年,始以莆田、仙游二邑来属(按国朝会要、九域志、清源志皆云,四年以初析户口言之)。莆田,在郡治之后,乡六里三十四。仙游,在郡之西南七十里,乡四里二十六。兴化,在郡之西北七十里,乡三里十一。镇二,涵头、黄石。寨二,迎仙、系蓼。外辜岭寨,隶兴化、永福二界(郡志)。
③金皋谢《莆田县志》(清康熙四十四年成书)卷之一。正统十三年革兴化县。析长乐、武化二乡六里入莆田为广业里(武化乡在新县东南,管里三,崇仁里、广业里、安仁里。长乐乡在新县东北,管里三,清源东里、清源中里、清源西里)。析永贵一乡五里入仙游为兴泰里(永贵乡在新县西南,管里五,兴建里即旧县治、兴泰里、福兴里、寻阳里、来苏里)。
张国枢《福建兴化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重撰)卷之一。游洋镇,唐所置也。在兴泰里,旧属永泰。因建县而折其治。然周瑛《兴化府志》(明弘治十六年成书)卷之一云,唐游洋镇,隶泉州莆田县(圣历二年改属仙游县),号游洋洞。
——清源留言数语(以下分段述无上下行文关联)
凡修郡志者,必明乡里。不知乡里,如何为记。修志者当存公允之心,不偏不倚,勿以个人喜恶及籍贯乡里远近而偏私。凡旧志未载且各方争执无法明断之条文,应一并记载正反论述留待后世裁决。
清源=刺桐+莆阳。吾视清源为一郡,故而刺桐、莆阳同记而论。然行政区划变化无常,分合无定。人之观念不一,后世者或分刺桐、莆阳,或以刺桐再分永春州、鹭岛,皆可分记而论。刺桐亦名温陵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吾之所学,仅可尽心于乡里卷。《清源别记》之山川、水利、古迹、风物、科举、名臣、文苑等诸卷,还望志同道合之友共同完善。
唐时州志无考。宋时编有《清源志》、《莆阳志》,吾世已无踪迹可寻。唐时吾郡之乡里,据《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可推断乡数一二,然里数尚无可考。唐及五代之乡名,是否同宋之乡名,还未可知。
梁克家《三山志》、黄仲昭《八闽痛志》、周瑛《兴化府志》、周瑛《漳州府志》、叶春及《石洞集(惠安政书)》均为上乘之作,乡里诸卷极具考究,吾辈修志者当学以致用。
《清源别记》若有误论,或未尽善之处,后世者可助力改之或增之。然需备注,此条原本记载“(内容)”有误,(年月日+姓名)助力改之。或者,此条原本未记,(年月日+姓名)助力增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