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浪县万泉镇网红苹果出道记中国甘肃网

“快尝尝看,这是咱们庄浪县万泉镇的网红苹果呢!”。10月6日上午,当庄浪县万泉镇邵坪村党支部书记邵富贵带领着我们走在“果田”中时,他亲切地说道。“咔嚓”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满齿都是苹果馨香,就在我们吃得欢快时,同行的万泉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薛虎将告诉我们:“你们手上的这‘网红’啊,它在出道前也是经历许多坎坷呢”。随着邵书记与薛站长慢慢望向这大片大片的“苹果田”,处于现场的我们仿佛也跟着他们的思绪飘向了远方。庄浪万泉镇梯田“庄浪红”苹果“我们40万人用了30年才修成了这梯田”万泉镇位于庄浪县西南部,洛河下游,跟着薛站长的车子来到这里时,首先印入我们眼帘的并非那一大片的红,而是那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错落有致的梯田。薛站长告诉我们,现在这里是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像是一副画似的,但其实这背后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40万的庄浪人民历经酷暑严寒、贫穷饥饿,苦战30年的奋斗结果。那时候条件艰苦到放到现在是无法想象的,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长眠于此。现在万泉镇总耕地面积有3.9万亩,基本上这里的梯田上种的都是苹果,苹果也成为许多家庭的经济来源。如同邵书记所说:“我是从上世纪80年代(大约年前后)开始摸索种植苹果的,已经种植30多年了,现在我家种植20亩苹果园,全部是丰产园。”收获喜悦的夫妻俩“苹果蜕变是因为俩袋子”当大家问到为何苹果如此光滑好看并且颜色十分均匀时,薛站长指着树上和树下不同的袋子解释道,以前我们在种第一批果子的时候,其实成果远没有现在这样好。“苹果蜕变是因为俩袋子”。“要达到光滑好看,这其中之一的袋子是苹果外面两层“防护服”,外面一层内外是不同的颜色,外黄里黑,之所以要里黑就是要把这光都给吸收了,让有色光照不到苹果上,使苹果没有颜色,这层袋子要戴天左右,天后就可以摘下来,留下里面一层红色的袋子,这层红袋子主要是为了让苹果慢慢适应太阳的光线,避免日烧。3-5天后就能把这层袋子摘掉,让苹果接受阳光的直射。让苹果着色均匀的第二个袋子就在于这地上的反光袋,看着像是袋子其实这是反光膜,它的作用就是让苹果的底部也能够均匀的着上色。这样两相结合,最后成熟的苹果品相就十分好看了。”套上“袋子”的苹果着色大功臣:反光膜几篮子的收获“这里的苹果出名啦”要想脱贫致富,那苹果的销量便决定了一切。邵书记告诉我们,今年的苹果售价十分可观,能卖到五块多一斤。“第一个原因便是因为今年年初苹果树遭遇到了冰雹、霜冻等恶劣天气,苹果减产很多。要说这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的果子质量好,这是才是发展的硬道理嘛!”说着,便看到邵书记那黝黑的面庞上爬满了笑纹,自豪之情无需言表。薛站长向我们介绍道,万泉镇现在全面推行“党组织+基地+公司+合作社+果农”产业发展模式。许多果农人以果园、资金、劳力、生产产品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和公司。年全镇果品产量达到4万吨,产值达到了2.4亿元,果品人均收入有元。邵书记兴奋地告诉我们:“咱们镇已经被认定为全国第九批苹果“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了,这里的苹果出名啦!”框中的“希望”“护送”苹果边吃边聊,本来因为天气原因而冰冷的手脚却因着这个网红苹果的出道故事变得火热起来,我们的手里都被邵书记和薛站长塞满了大“网红”,这些“网红”们好像在向我们挥着手,笑着讲述着属于它们的走红之路,那是属于它们与庄浪的故事,这故事里有“梯田精神”、有创新精神、还有在苦与乐中穿行的你我他。庄浪行留影文字:武莹景图片:李于颖杨可欣指导老师:韩亮(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级研究生;指导老师韩亮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