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崆峒山下文海撷英专题片第八集瓷心锦

第八集:《瓷心锦绣》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两种物品经久不衰。

一件,是华丽缤纷的刺绣;一件,是气壮山河的陶瓷。

瓷器,诞生于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以其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的特质,徜徉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是无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在甘肃省东部、陇山东麓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矗立着一座以陶瓷业而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安口镇。安口陶瓷始于周代,兴于唐宋,尤以明代号称中国北方三大窑之一的“陇上窑”而扬名于世,在中国陶瓷史上也一度声名鹊起,地位显赫。然而,随着时移事易,这座有着年历史的中国名窑历经几度兴衰,留给世人的,也许只有眼前这些古窑遗址和一段段令人回味的故事。

华亭市安口镇是罕见的煤炭与陶土两大优质资源于一地的工业重镇安口镇位于平凉市华亭市,地质勘探表明,在侏罗纪时期,陶土与煤炭在这片土地上相伴而生,陶土覆盖在煤层之上,被称为侏罗系华亭组。陶瓷制作离不开陶土和燃料,安口可谓尽占其利。

陶瓷

在华亭境内迄今发现的七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均有大量陶器出土,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痕迹。

安口的制陶业发端于原始社会末期,经过夏、商、周三代余年的演变,在战国末期以至秦、汉,迎来了第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帝王祭祀活动的促进和带动。

秦汉王朝先后崛起于关陇地区,陇山一带的经济、文化因靠近王朝核心而得到较好的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陇山一带建起了五畤,以告谢五帝神灵,其中“上畤”祭祀黄帝,“下畤”祭祀炎帝,据近年来有关专家考证这五畤中的“上畤”和“下畤”,就在今华亭市的莲花台。

公元前年,刚刚实现了一统霸业的嬴政经回中道,亲临“上畤”“下畤”。既然是祭祀,就需要大量的祭器,秦始皇和大量随从一路鞍马劳顿,不可能把所有的祭器,特别是易碎的陶器从京城带来。而当时安口的制陶工艺已经日趋成熟,于是就命当地工匠就地烧制,以备祭祀之用。

基于这一传统经验,以及从战国时期华亭煤炭浅表层的开采使用,无疑为后世帝王的祭祀提供了便利。持续到西汉时期的“上畤”“下畤”祭祀活动,促使安口民间制陶向仿制宫廷陶器转变,从而形成了安口制陶工艺的第一次飞跃。在开辟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上,陇山为长安西行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处于陇山东麓的华亭,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这条闻名胜世界的交通网中的四条道路,从其腹地或周边通过。西去的客商们带着由首都长安收购的各地的名优瓷器途经华亭或其周边地区,带来了中原以及各地的大量文化信息,从而架起安口陶瓷与各地名窑名瓷之间的沟通和交往的桥梁。从隋唐开始,安口陶瓷业因不断吸收内地大量先进工艺,很快走向了成熟。到宋元时期,安口陶瓷在全国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陶瓷

如今,我们只能通过这些精美的瓷器残片以及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宋代陶窑遗址,去体会一千多年前那些陶瓷艺人们的精湛技艺,感受那古窑中久久未曾熄灭的艺术火光。

明代是安口陶瓷业较为兴盛的时期。由于宫方逐渐注重陶瓷业的发展,安口成为了西北为数不多能生产细瓷的基地之一。据《天工开物》陶埏篇记载:“凡白土日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

明洪武二年,即公元年,大将军徐达西征到达华亭,他让当地人杨思道署理县事,招回了元代未年因战乱逃亡在外的一千多户民众,使安口陶瓷业重新振作。到了公元年,当地乡贤、平凉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倡导居民烧制陶瓷,开挖煤炭,并修建陶神庙,亲自撰写碑文。

此时的安口制陶业,生产的瓷器一度多达6大类个品种,除了烧制红、黄、黑釉陶瓷,以及碗、罐、盆、坛等杂件为特色的碗窑系列产品外,还烧制了颇负盛名的青花瓷,实现了技术上的革新,至此,安口不仅成为全国六大陶土产地之一,更一跃而成为闻名全国的“陇上窑”。

遗憾的是,到了明末时期,李自成先后派部将五次攻陷华亭城,陶瓷业生产受到了极大影响。在战火的摧残下,开办陇上窑的窑工和乡绅们四散逃命,辉煌一时的“陇上窑”终究没能躲过这场浩劫,从此一蹶不振,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进入清朝,安口的瓷器虽然在生产,然而大批能工巧匠流失,这里只能生产简单的粗瓷,终究无法达到进入中国名窑的愿望。

到抗日战争时期,安口陶瓷业和其它产业又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当时,河南、山西等地的许多难民,流落到华亭,带来了新技术,加上业主之间的相互竞争,加快了陶瓷业发展的步伐。到民国未期,已形成具有华亭地方特色的粗瓷、普瓷、琉琉瓷、紫陶瓷、电瓷产品,并相应出现了白釉、瓷红、瓷绿釉料和彩绘、注浆等工艺,将华亭的陶瓷业又推进了一大步,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府在华亭县新华瓷厂的基础上接收改造了当地三家私营瓷厂,成立了国营华亭新华瓷厂,主要生产碗、盘等细瓷产品。上世纪90年代的安口陶瓷,开始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陶瓷工艺品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在普通人家也随处可见。其中的“滴水观音”和“反弹琵琶”,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尤其是“反弹琵琶”还荣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经过土和清水的凝合,釉料与烈火完美交融升华,细密的笔尖在素胚上轻轻勾勒,纹路上的峰回路转,便让平庸的泥土有了鲜活的生命。当香炉升起千丝万缕的白烟,当红红的火光燃透了半边天,一副副或浓或淡的泼墨山水画或鱼虫鸟兽,立刻有了灵气与风姿,对光望去,就会发现薄如蝉翼,亮如琉璃,飘若浮云的有力物件上,似乎藏着披纱含雾的无限风光,人们才会相信,巧夺天工,不是什么自然馈赠,而是精湛的“神技”。

无论外来因素如何粗犷,精过能工巧匠之手,立即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玲珑之姿,这,也是陶瓷的最大魅力。

安口窑陶瓷传承人在紫砂中融入了华亭县特有的黄土,烧制成了茶具紫砂壶,这一特殊融合,让生产出来的器具色泽古朴淡雅、造型独特,便于使用,被当地百姓赞不绝口,其中最为畅销的梅花酒具、宝塔酒具,因其艳丽莹润、别致有型,而风靡全国,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眼前这个正在拉坯的中年人是老人的徒弟黄建富,他同样经历了几十年前安口窑的衰败,当年的他怀着对千年陇上窑的深深敬意,从给师傅打下手到独立完成选料、拌料、拉坯、塑形、绘制、烧制等工艺,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让它对这门手艺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安口陶瓷制作技艺也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安口窑完成了它的特殊使命,那段或喜或悲的烽烟岁月,终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地方文化符号,它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已被所有人铭记,陶瓷工艺,也已成为华亭市的靓丽名片。

无数的陶瓷爱好者出走又回归,在安口的热土上,继续着陶瓷梦,在他们心中,陶瓷,不只是地域发展的美好愿景,也是初心和传承,韧性的泥土、斑斓的釉料、流动的窑火,逐渐变得随心所欲,极富艺术情调。

在华亭市博物馆里,有一个专属于安口窑陶瓷的题展,这里共甄选了上至宋金下至改革开放初期的近两百余件民用、工艺、工业三大类精品陶瓷,为人们再现了更完整、更系统的安口窑陶瓷发展史。

隔着玻璃柜看着一件件色彩满溢、通透别致的艺术珍品,我们仿佛踏过金戈铁马的漫天黄沙,看到了遥远的祖先在火光中粹练,智慧中升华,用汗水和泪水凝结成一件件奇珍异宝,正以别样的情怀,向我们描绘了古老文明的历史变迁。

安口陶瓷,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更是华亭文化由初起至繁华的见证,它带给我们的,除了名噪一时的荣光,还有勤劳勇敢、质朴善良的传统美德,以及丰厚无比,无可替代的陶瓷文化。

择一事,忠一生。陶瓷人的匠心,是劳动与艺术的完美重叠,是梦想与现实的必然碰撞,对荷包手艺人来说,则是化蛹成蝶、涅槃重生的唯美蜕变。

荷包,在庄浪俗称绌绌或“搐搐”,《尔雅·释器》曰:“妇人之纬,谓之‘缡’、又称‘香缨’”,这五彩制成的装饰物,代表着民间手工艺术的风貌。

庄浪县,地处中原边陲,与宁夏相邻,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庄浪人即有中原人的任劳任怨,朴素平凡,也吸纳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华丽与多样,当黄河的大气豪迈,融入其它民族的艺术风格,便形成了庄浪绝无仅有的地方特色,荷包,就是一朵绽放在庄浪民间的艺术繁花。

荷包的图案有杂有简,虫鱼鸟兽、山水花草,人物或动物,诗词歌赋,应有尽有,其装饰意境浓厚,极具生活色彩,即实用美观,又有艺术价值,深受百姓爱戴。

荷包的制作造型各异,形态精巧,色泽灵秀,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收藏价值,上至宫廷将相,下至市井百姓,荷包,都是人人钟爱的小物件。

庄浪荷包明显带有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遗风。心灵手巧的庄浪妇女,把鱼、蛙、蛇、壁虎当作神物,端午节时,将其造型做成香包挂在小孩的胸前和肩、背,祈求保佑孩子平安。荷包用丝绸刺绣、缝制而成,通常模拟十二生肖、花鸟草虫、日常用品形状,吊上彩色装饰品,内装香草和薰黄,其散发的香味据说可以驱蛇逐虫。

在众多的荷包品类中,庄浪马尾荷包可谓一枝独秀。

顾名思义,所谓马尾荷包,就是在普通荷包的外层,套上一层用马尾毛编织成的网状图案,使荷包具有强劲的韧性,更坚挺,更牢固。

其图案,常常用双鱼、蛟龙、双蝶来象征男女相爱和结婚,用莲花、梅花、牡丹、菊花寓意女性,用鲤鱼穿莲、喜鹊登梅、蝴蝶采蜜隐喻男性,还有用松鹤象征长寿,牡丹象征富贵,公鸡象征吉利,用多籽的葫芦、石榴、金瓜,象征“多子富贵”。还有鱼和青蛙,因繁衍力很强,民间香包就以“鱼钻莲”“莲生贵子”象征人类繁衍。其风格热烈饱满、祥和大气,具有质朴喜庆的气韵。

庄浪县朱店镇,普遍在端午节前夕制作马尾荷包,节日期间,妇孺皆戴,并不断融入创新技术,使荷包得到了空前繁荣。

在绿树环抱的座院落里,秋季的玉米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传承人陈换香仔细摆弄着她的马尾荷包。

马尾荷包制作工序复杂,工艺精细,造型精巧,形态各异,妙趣横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收藏价值。先是绣制荷包,再为它套上绾好的马尾网套。其严密的过程,精细的工艺,的确是一朵陇原大地上的民间艺术奇葩。

上世纪九十年代,庄浪荷包,已享负盛名,远销国内外。

作为一项传承久远,底蕴浓厚的地域文化,庄浪荷包以需求大、成本低,灵活方便的优势,吸收更多热爱荷包的人加入创作行列,成了传统女人居家、就业两不误,实现人格自由、经济独立的上好途径,在技术上,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年9月,庄浪县马尾荷包被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为保护和传承荷包文化,庄浪的马尾荷包被平凉市政府指定为首批全市旅游纪念品,县上成立相应的机构,指定项目,重点培训,古老的荷包文化,开始走出农家小院,走向外面的世界。

这个成就在掌上的小小编织业,包含着一个地方的风土和人情,也带动了许多类似的手工产业。如今,在荷包文化的引领下,庄浪手工编织产品由马尾荷包、草编、竹编三大类,发展到麦秆烙画、泥金纸质画、地毯、剪纸、勾绣、刺绣、串珠、竹编、草编、根雕、泥塑等几十类产品,在活跃地方旅游文化的同时,也将地域风情传遍四面八方。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已让传统手工艺遗失了最初的魅力,所幸,还有一些热爱传统文化,执着于民间工艺的手工制作者,坚守初心,传承经典,在雄关漫道处,奋勇拼搏,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重温原始文化的神秘与浪漫。

古老的碎土成泥,依然搅动着澄澈的溪水;铿锵的夯实声,依然在空旷的陇田上回响。

多彩多姿的荷包,依然在时光中环佩叮当;一针一线的细密祈愿,依然是陇上人最真的渴望。

时光如水流逝,昔日谋生的技能,已变成了一份厚重精练的文化遗产。穿过历史长河,越过黄土高原,平凉人用心写就的瓷心慧质,锦绣繁花,依然生生不息。

来源:市图书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