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初夏时节,清风徐徐,绿意从陇东塬上向河西走廊渐次传递。山林葱郁,河水奔流,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
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甘肃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在巩固成果上持续用力,在乡村振兴上大胆探索,在实现有效衔接上积极作为,推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良好开局。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陇原儿女再接再厉、一鼓作气,重整行装再出发,齐心协力踏上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洪文泉
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脱贫攻坚的春风吹来,安定区石峡湾乡石峡湾村村民董继军一家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还利用精准扶贫贷款,发展成为村里的养殖户。
去年,董继军的大儿子检查出肾病综合征,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刚刚看到希望的家庭面临困境。就在夫妻俩一筹莫展时,帮扶干部想办法为他对接各项帮扶政策。
“村里将我们纳入医保,孩子的看病花费都能报销了。”董继军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的支持下,国家解决了自己的负担,要继续跟着合作社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现在,夫妻俩接续奋斗,种植了马铃薯和玉米,养殖牛羊,家里产业搞得有声有色。
脱贫成果来之不易,甘肃坚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发现一户、帮扶一户、动态清零一户,超过72%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为了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甘肃实行教育、医疗、住房、饮水保障动态监测和清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脱贫群众户均至少1人实现就业。
我省有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16个省级重点帮扶县,这些地区占全省脱贫人口的65%、监测人口的71%。抓住了重点帮扶县,就是抓住了全省有效衔接的“牛鼻子”。
“抓两头、带中间”,去年,甘肃制定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方案,从资金、土地、人才等14个方面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省级领导联系帮扶全覆盖,向重点帮扶县安排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52亿元。全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增发放13.1万户61.83亿元,累计.13万户.44亿元,贷款总量和贷款余额均居全国首位。
紧盯因病、因学、因灾等主要返贫致贫因素困扰的重点人群,甘肃建立了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调整优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
为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关键处”,甘肃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监管,对.76亿元扶贫项目资产全部确权登簿,纳入国有资产、农村集体资产和行业资产管理体系。
尤其是去年,甘肃遭遇多年未遇的伏秋连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但各地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切实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提升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贯穿主线确保乡村振兴势头良好
“现如今旱塬上的农户家里,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优质引进品种比比皆是。”正宁县石家湾子村老“牛倌”王生昶介绍,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本地“早胜牛”为主打品牌的肉牛产业已经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从最初的放养、散养到现在的标准化养殖、抱团式发展,村里的肉牛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在村里合作社的带动下,石家湾子村新建了多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场,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多亩,肉牛养殖由过去的传统散养方式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的科学养殖发展。
脱贫之后,让群众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新要求。
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聚焦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个重点,下好“先手棋”,从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不断用新发展理念谋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框架下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以“牛羊菜果薯药”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同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建成抓点示范种养基地个,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达到万亩,打造特色产业大县14个。
为了保证产业高质量发展,甘肃将年度到县有效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的5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用于产业的资金70%以上用于三年倍增行动计划。
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产地环境,甘肃依托发展现代丝路寒旱特色农业产业,统筹推进“甘味”品牌三级体系建设,培育形成了省级“甘味”公用品牌、60个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个企业商标品牌。如今,“甘味”品牌已成为全国打造省级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典范。
各地优势不同,发展的路子也不同。渭源县依托自然条件优势,在个村配建至千瓦规模村级电站个,村集体每年收入达到40万元左右……“光伏+农业”产业模式,让甘肃许多原本集体经济羸弱的村子,如今“家底殷实”。
截至目前,全省光伏扶贫收益资金累计达20.76亿元,个确权村每村收益平均超过25万元,共有4.6万人通过光伏公益岗位实现就业增收。
庄浪县紧密结合农村人口创业就业和乡村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乡村就业工程,鼓励乡村人才返乡创业,兴办乡村就业工厂,以人才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如今全县的规模化服装加工厂发展至16家,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为了扩大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去年,甘肃克服疫情影响,千方百计组织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1万人,比上年增加9.2万人。全省脱贫人口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今年以来,我省受援地区5.7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较去年同期增长82%。
三位一体统筹乡村发展建设治理
随着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甘肃上下面临的工作头绪更多、难度更大、责任更重。
健全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的最优选择。甘肃开展“四抓两整治”行动,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激发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管理公共事务、投身公共服务的主动性。
乡村要发展,建设和治理缺一不可。甘肃坚持规划先行,加强乡村规划编制,印发《关于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完成三轮村庄分类工作,选取73个村庄开展两轮省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完成个“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
去年,甘肃对照中央33项有效衔接政策,优化完善和延续推进31项,创新出台39项,搭建起有效衔接政策措施的“四梁八柱”,保持资金投入力度不减,中央和省市县财政安排有效衔接资金.42亿元,较上年增加10.24亿元,全年资金支出率99.31%,排在全国前列。
群众生活要更好,乡村环境也要更美。通过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清洁行动,许多曾经布局凌乱、环境脏乱的小村,蜕变为看得见风景、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甘肃启动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去年落实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奖励资金5.8亿元,完成投资.98亿元,完成个省级示范村建设。接续推进农村改厕等“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实施改厕50万座,全省行政村卫生公厕覆盖率达到97%。
同时,甘肃继续加强与东部协作省市对接合作,成功举办“津企陇上行”“鲁企甘肃行”“万企兴万村”甘肃行动和“光彩会宁行”等活动。截至去年年底,天津、山东共投入财政援助资金32.23亿元,超过协议数34%。启动实施“一县一园”“百村振兴计划”,共建在建产业园71个,携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个。今年,协作双方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推动,天津、山东已到位财政援助资金19.82亿元。
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向43个定点帮扶县投入帮扶资金6.17亿元,引进资金5.91亿元,消费帮扶4.33亿元,并选派2.26万人到脱贫村、易地搬迁村(社区)、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开展帮扶,7.19万名县乡干部全覆盖结对帮扶“三类户”。今年,14家中央单位向16个定点帮扶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万元。
不断加大人才交流,今年以来,我省已向东部协作省市选派挂职干部名、专技人才名。天津、山东向我省选派挂职干部名、专技人才名,36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向我省选派挂职干部名,其中45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全省举办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15期,培训脱贫地区专技人才名。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甘肃创新谋划开展“一行动一活动”,组织全省个乡镇13万余名乡村两级干部进行“练兵比武”,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明显提升。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贫困群众的生活更上一层楼,甘肃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以产业就业为抓手推进乡村发展,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以清单化管理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广袤田野孕育新希望,美丽乡村焕发新动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陇原干部群众踔厉奋发,砥砺前行。随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正在陇原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