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平凉市十三五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39.net/pf/a_4349554.html
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我市“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综述平凉日报记者赵育娴“先诊疗、后付费”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网络预约就诊代替了凌晨排队挂号,医院极大地改善了就医环境——“十三五”时期,平凉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显著变化,多万人民群众享有了公平可及、系统完善的医疗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省市列实事和重点项目完成良好,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基本医疗有保障,冲刺清零任务全面完成,健康扶贫取得明显成效。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五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为推动平凉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聚焦医改,破解基层百姓就医难题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基层首诊全面落实、家庭医生走进家门……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我市推进和实施了一系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年,全市完成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网,在全省率先开展分级诊疗,被国家列为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报试点市。年,全面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市、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下降至34.32%,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严格执行普通门诊按人头付费、门诊费用补偿实行零起付线,全市建立了以“医生下沉,资金下沉,病人下沉”为核心的基层良性运行新机制,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免交押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一站式”即时结报全覆盖,切实方便了群众就医。大力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慢病患者1.9万人,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对患重特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超过元的自付部分,由民政部门通过医疗救助全部兜底解决。“在医院看病,之前在社区登记的数据都能在电脑上显示,很方便。”今年10月28日,医院门诊妇产科就诊的市民彭晓梅告诉记者。年,立足健康平凉建设,市、县两级筹措万元建设全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区域内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居民健康档案由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健康档案。目前,全市已录入甘肃省全员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系统流入人口人、流出人口28.98万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01万人,办理网上生育登记对。医院、医院、医院等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和医疗服务,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推动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惠及全民。全市诊疗人次年均增长6%以上,年门诊、住院总诊疗人次分别达.83万人次和98.11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常见大病在县域内解决的目标。5年来,多万平凉人民真正感受到了医疗改革带来的健康红利。优化链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村(社区)卫生室是基层百姓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基本医疗的首诊场所。对静宁县原安镇坷老村贫困户杨秀秀来说,看病跑路曾经是她的“痛”,因为家里住的偏,就算是买药也要一次去城里买够。而如今家门口的村卫生室不仅诊疗设备“五脏俱全”,还能直接在网上请专家会诊。“十三五”时期,我市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投资万元实施了28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属工程建设项目,为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新建了标准化村卫生室,个贫困村优先配备了健康一体机,实现了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日趋完善,市、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和服务水平也大幅提升。全市总投资9.6亿元医院项目、5医院和5医院项目,完成7县(市、区)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建设。协调天津市及省内11医院,与我市5个贫困县的6家医院建立健康扶贫对口支援关系,重点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十三五”期间,全市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持续推进14项基本和5项重大公卫项目,全面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全市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5%以上,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16%以上。儿童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率继续保持高水平运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达%。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分区分级防控策略,我市在全省率先确定定点隔离和救治场所,延长留观时间,将确诊患者全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和“一人一方”全力救治,对治愈患者开展4周恢复治疗,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疑似、确诊病例“双清零”,做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顺利完成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实施“”卫生人才建设计划,年以来共为市、县、乡、村四级招录医学毕业生名。采取邀请讲学、联合办医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0多名。通过岗位培训、外出进修、继续医学教育等形式,全年共培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5万多人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部署开展质量监管提升、医院感控提质等九大行动,加大医疗机构监管督查力度,力促诊疗服务行为规范和医疗质量提升。年,全市门诊、住院总诊疗人次分别达到.83万人次和98.1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和4%。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养生之祖广成子、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平凉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药材资源丰富,是中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省上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持续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中医药产业层次,着力打造皇甫谧中医药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平凉特色的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立足中医药资源和区位优势,我市高质量编制《陕甘宁三省区区域医养中心规划》,制定印发《平凉市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着力推进中医药项目建设,积极筹医院(医院)和医院,争取中、省财政资金万元,整体迁医院、医院,医院5家。“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医医疗机构达个,中医床位总数达张。%和95%的乡、村级卫生医疗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83.8%的医护人员掌握了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和6项食疗保健技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引进中医药专业人才名,培养中医药合格继承人人。12人获“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53人被评为“甘肃省基层名中医”,7个家庭获“甘肃中医世家”称号。充分发挥地域特色,我市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延伸产业链条,全市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1家,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6个,药材种植基地24处。持续扩大针灸鼻祖皇甫谧品牌影响力,引进10个中医针灸学术流派,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创建为世界针灸联合会针灸拜祖基地、国家中医师承甘肃皇甫谧针灸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皇甫谧针灸术成功申遗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5年来,全市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宣传,针对65岁以上老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对慢病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为0至3岁儿童提供中医保健服务。庄浪县被确定为全省首个“智慧中医”平台试点县,医院加医院牌子,全力推进“中医治癌基地”建设;华亭医院新中医诊疗体系华亭临床基地;灵台县在独店、朝那等5个邻近乡镇统一规划、连片打造中医针灸服务示范带。……这是平凉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5年。5年来,我市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构建起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一幅全民健康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