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二庄浪文化艺术节大宋刘沪将军扩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刘沪、刘淳将军塑像庄浪人民为纪念北宋名将刘沪将军,刘淳二位将军。每年正月十二全县各乡镇,各个单位都有彩车社火表演,其中”高抬,”最为抢眼,也在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沪、刘淳将军塑像洛水欢歌迎盛世,锣鼓喧天闹新春。正月十二闹社火是庄浪县人民欢度新春的重要形式。今年的正月十二是刘沪将军扩建水洛城周年纪念日,庄浪县举办第十九届文化艺术节,用形式多样的社火表演给群众送上了一场丰富的新春文化盛宴。刘沪、刘淳将军纪念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四面八方的群众如潮涌向街头。街头人山人海响彻云宵的太平鼓,惟妙惟肖的高抬,华丽精巧的彩车,喜气洋洋的秧歌队,现代感十足的舞蹈方队,群众喜闻乐见的“踩高跷”,马社火。各种民间社火齐聚一起,簇拥着水洛城的守护神刘沪、刘淳将军塑像,在人头攒动的县城街道上环城行进,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演员们热情高涨地耍社火、送喜庆,观众们兴高采烈地观社火、品民俗。下面重点介绍一下作为庄浪人的骄傲——庄浪高抬庄浪高抬庄浪高抬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执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衍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后来就形成了高抬社火,为庄浪县所独有,寄寓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它是一份珍贵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浪高抬表现形式庄浪高抬是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它是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浪高抬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庄浪高抬的装扮内容,既有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也有现代的题材,如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生活故事等三个方面,20世纪末21世纪初又出现了科技兴国、高效农业、计划生育等内容,使社火的宣传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常见的有《水漫金山》《盗草》《哪吒闹海》《劈山救母》等表现惊险场面的情节。扮演人物一般2—3人,分别固定在4—4.5米高的钢筋架顶端,经过精心化装的剧中人,巧妙而牢固地附在高抬上,飘飘然凌空展现,大有从天而降之势。用以伪装和美化的纸花、假羊等十二生肖,五彩纷呈,栩栩如生。有些地方的高抬表演还伴有鼓乐、锣鼓,谓之“太平鼓”。锣鼓是高抬的灵魂,犹如饭食中的盐,起着伴奏、烘托气氛的作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浪高抬主要道具高抬的设计,是决定它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设计者先将构思好的画面画在纸上,再用铁芯子串联画面的各主要部分,称为高架。架体分芯子和底座两部分。芯子即支撑人物、道具的钢筋,之所以叫芯子,是取“信赖可靠”之意。钢筋一般直径5—7厘米,下部两根可并焊在一起,增强负荷量。底座由方木做成,一为芯子插得深,栽得稳,二为要求有相当的重量。高抬的设计绝非行家里手不能胜任。设计者应用力学原理,在对称中求稳定,以奇险取胜,他们甚至将扮演的孩子仰着、俯着、侧着、倒着扎绑上去。年朱店镇董湾村上演的《三打白骨精》,孔悟空凌空俯冲,双手抡起金箍棒,白骨精持剑招架。金箍棒和交叉的剑相粘,仅这一丁点儿粘连,就把孙悟空全身支撑悬挂在空中,表现了庄浪高抬奇、险、俊的特色。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浪高抬遗产保护高抬艺术主要集中在农村,每逢正月,乡下人都要举行盛大的“迎神”仪式,一则喜庆新春佳节、庆贺丰收,二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生活美满。为了进一步促进庄浪高抬艺术的繁荣和发展,21世纪初,庄浪县对高抬艺术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与开发,并制订了《庄浪县特色文化名县实施方案》,计划对这一种民间艺术进行加工和提高,使其焕发新的活力。[1]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庄浪高抬非遗信息遗产级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批准序号:遗产编号:Ⅹ-87项目名称:抬阁(芯子、铁枝、飘色)申报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批准文号:国发〔〕19号批准时间:年6月7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