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平凉专场)。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平凉市委副书记马琨,围绕“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布会现场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郭锦诗
主持人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郭锦诗
发言人
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
平凉市委副书记马琨
平凉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
平凉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曾经演绎了黄帝问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汉武西巡等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造就了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等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境内资源相对富集,有首批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等人文自然景观多处,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被原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世界养生大会指定最佳宜居城市”。
70年前,平凉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顺利完成经济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任务,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平凉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地生根,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70年来,平凉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
视频《平凉:沧桑巨变70年》来源:平凉市广播电视台
微视频《一分钟,新平凉》来源: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大做强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建材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光电、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GDP从年的0.53亿元增加到年的.17亿元,增长了多倍,年均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4元增加到年的元,增长了多倍;地方财政收入从年的.6万元增加到年的30.5亿元,增长倍。
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扣“六个精准”,深入实施“九大冲刺行动”,聚力推进“3+3”冲刺清零,坚持不懈培育牛果劳增收产业,大力发展“五小”产业,探索推广了“三变”改革的“庄浪模式”“静宁模式”和劳务扶贫的“灵台模式”,70%的贫困群众依靠产业稳定脱贫。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实现了贫困村水泥路、动力电全覆盖,农村危房基本清零,安全饮水稳定达标,村村通光纤工作被工信部树立为全国典型;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先行先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年底的40.6万减少到年底的8.75万,贫困发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5县(市、区)脱贫摘帽。庄浪县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开放开发迈出新步伐
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市统一的综合受理平台和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和移动端,“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市区一体“政务超市”规范运行。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发展非公经济市场主体10.42万户。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改革,稳妥实施大景区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78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设立院士工作站9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以上。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与中国华能、中交建、海升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采取以商招商、轻资产招商等方式,开展“保姆式”服务,引进平凉首个集群式全产业链项目—平凉启航未来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一次性签约落地企业17户。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6%。
城乡面貌有了显著变化
大力推进以路、水、电、房、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运营里程由“零”发展到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的建制村通硬化路,3个县(市、区)通高速,随着平凉军民合用机场、平庆铁路等重大项目的获批建设,平天、彭大、静庄、华泾4条高速明年建成通车,交通瓶颈问题将得到有效破解。大力推进跨区域引调水、重点河流治理、城乡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建成各类水利工程处、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解决了.8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难问题。大力推进中心城市提质提速和县城小城镇扩容提质,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8.9万户,城市颜值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13%。大力推进信息化,移动手机覆盖率%,光纤入户率达到99.6%,网络带宽达到0G。大力推进城乡电网建设,千伏线路贯穿东西,10千伏以下电网实现全覆盖,平凉成为甘肃电网中的东部枢纽。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平凉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始终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底线性任务,综合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整改环境突出问题,平凉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91.6%;河流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等均稳定达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57%提高到年的33.62%。
文旅首位产业加快成长
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牢固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聚焦把平凉建设成“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目标,提升崆峒山大景区,完善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开发关山大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延链补链扩链,努力形成一产突出文化旅游调结构、二产紧盯文化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文化旅游搞服务的新格局。“十三五”以来,全市实施万元以上文化旅游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2%。
民生得到不断改善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年,全市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亿元,占总支出的8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年分别增长了倍、倍;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2.4平方米和27.3平方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2.99%、%、99.88%、97.34%和94.0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市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网,为40.2万人(次)报销住院医疗费10.8亿元;建立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人均预期寿命由改革开放初的65岁提高到73.25岁;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多年保持在3万人以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70年来,平凉大地发生的深刻变化,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生命力,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迈上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将对标对表总书记视察甘肃提出的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真正把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作为、转化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务实举措、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烈担当,奋力迈出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的坚实步伐,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的问题是,这么多年来,在民生领域,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方面,具体的变化和亮点有哪些?
王奋彦:新中国成立以来,平凉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刚才,我从宏观上介绍了平凉的发展变化。这里,我再用几个关键词和一些数据作以补充说明。
一是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平凉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前绝大多数土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为了改善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我们平凉人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全面动员,开展了大修梯田、大兴水利、大搞植树造林活动,我们用40多年时间,修出了万亩梯田,建成了处水利工程,解决了近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稳定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用修好的梯田地,我们栽植了万亩苹果,发展了近万亩高效农业,带动农户养殖了70万头牛,还种了40多万亩的蔬菜,解决了群众吃的问题,肉、蛋、果、菜等农副产品上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餐桌。
二是从住窑洞到小康屋。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凉市总人口9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万人,乡村人口89.5万人,城镇化水平仅为9.45%。我们紧紧围绕“住有所居”,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条件,主要启动实施了地坑庄子和窑洞“清零”行动,让群众从地坑庄子和窑洞里面搬出来,住进塬面上的砖瓦房。庄浪、静宁两县围绕危旧房改造、易地搬迁,着力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全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万平方米。在城市,重点开展了棚户区改造,共改造3.4万户,使这些城市居民由低矮的土木房住进了新楼房;同时我们还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房子进行了水、电、暖等设施更新改造,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我们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农村由地坑庄子住进小康屋、砖瓦房,这个比例达到8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3平方米,彻底告别了土窑洞,D级危房全部清零,C级危房基本消除,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32.4平方米。
三是从“泥水”路到水泥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凉仅有6条公路公里。现在全市建有多公里的铁路,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明年将要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共有多公里,国省道有近1千多公里,农村通村通社硬化路(砂石路)达到9多公里,这样就构建起了铁路、高速、等级公路、农村公路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群众生活和出行条件得到了历史性地改善,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这些年,私家车、农用车发展很快,现在每百户群众拥有汽车35辆。信息化产业发展得也很快,行政村宽带网络通达率为99.8%,网速比城里还快。
四是从上学难、缺医少药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在教育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过去,我们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每个县只有一个中学,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现义务教育“一无两有”“六配套”,年实现“普初”,3年实现“普九”,年通过国家“两基”验收,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市通过国家评估。可以说,孩子上学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至目前,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了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2.99%,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8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04%。要上学、想上学、能上学、上好学的问题得到了基本改善。今年,北大、清华录取了15名平凉学生,这就是教育质量对平凉学子的一个回报。在医疗卫生方面,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病有所医,并且按一定比例报销。城乡居民寿命得到延长,使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70年来,看病从最初的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消毒靠开水煮,到如今乡镇卫生院“B超、CT、血气分析仪”等这些设备大部分全配齐;从过去的“赤脚医生”、卫生员到现在的全科医生(我们的乡镇卫生院已按照脱贫标准全部配齐了全科医生),每个村都有卫生所,这样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还能够让报销比例有一个大幅提升。这都是老百姓最幸福、最高兴、最满意的事。
这四个方面是变化最大的,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老百姓的感受里,他们感谢党恩,感谢各级党委、各级政府在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我们更要感谢人民群众在实践创业中的付出,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拼博,他们的进取,才是我们改变面貌最根本的动力。谢谢!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牛产业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9月份平凉将举办第十四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请介绍一下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今后工作目标。
平凉市委副书记马琨
马琨:感谢这位记者对平凉牛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