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韩店镇深入挖掘石桥特色资源,注重将丝路文化、红色文化、梯田文化融入乡村旅游,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打造以乡游、乡见、乡识、乡宿、乡味为主题的“陇上乡遇”旅游示范品牌。
“文化小吃一条街、14栋民宿、生态餐厅这些旅游项目和公园、游乐场、生态大门、亲水平台等旅游设施都是往年建成的。今年我们力度也很大,争取到了一些财政资金,文旅、党建、民政补助资金,东西部帮扶资金。湿地公园那边的博望桥、农耕文化宣传长廊,还有这1户农家乐、云崖寺到石桥村沿线安装的盏太阳能路灯、村口的生态停车场、省级村委会规范化示范点都是今年建成的。”在李超看来,基础设施的大幅改善为石桥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那是花崖河水库,是我们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之一,东面那条路可以到朝那湫。”李超指着民宿院落尽头不远处的大堤告诉记者,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村上结合石桥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河道米,建成了生态河堤、生活污水处理站、电力空气能供热站,铺设了米污水收集管网,给景区配备了勾臂式垃圾斗、垃圾桶。现在景区污水垃圾实现了全收集,小吃一条街15个门店全部用上了清洁能源。 “我们还对石桥二社和四社人居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拆除了56处危(违)旧建筑,建成了平方米花园、米景观墙。对景区进行全面绿化,栽植了80余万株绿化苗木、余万株花卉,把原来的滩涂地建成了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李超表示,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这个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全县的明星村。 记者看到,在道路右侧,一条经过治理的小河从水库脚下逶迤而来,一台台错落有致的人工河床上,清可见底的河水潺潺流过、缓缓落下,形成了一个个小瀑布。闲暇之时,坐在路边的仿古亭子里,耳听流水淙淙之音,仰观云涛明灭、高山巍峨、晨曦流转,看游人来来往往,身与心皆融入大美关山。 “昨夜晚做梦真稀罕,我梦见平郎回窑院。梦醒来原是南柯梦,放大声哭奔五更天。手提衣来上坡涧,见一位军爷在面前……”古亭里唱起了秦腔。 “我们就是一起聚一聚、玩一玩,这里风景美、环境好,我们这个小团队0多人,闲暇时经常来这里自娱自乐,有时也去云崖寺那边,偶尔也参与一些庙会演出活动,主要是图个开心。”演唱者梁军霞告诉记者,自己是韩店镇刘嘴村一名业余秦腔爱好者,从小就喜欢秦腔,今天正好有空,就和朋友们一起来这里玩了。 走出石桥村,村口桥头北侧一个卖饮料、雪糕的摊位吸引了记者。老板柳红梅告诉记者,摊位后面就是自己的家,这几年村上发展旅游业,游客越来越多,家里花了0多万元对院子进行了彻底改造,使房子风格和小吃街仿古建筑保持一致。“虽然改造房子花了不少钱,但改造后与村里的景观更协调了,更有吸引力了。等疫情散去,我们的生意肯定会更好,这几间房子也能租个好价钱。”柳红梅对未来充满期待。 记者获悉,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石桥村还按照“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循环农业。围绕旅游示范村景区环形路种植油菜花00亩,组建了1家中蜂养殖联合社,建成了1处集观赏、采摘、品尝等为一体的采摘园,1处肉牛养殖场及1处全产业链宫灯生产车间。扶持周边9户群众发展农家乐、5户群众发展休闲游乐设施,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通过依托乡村旅游业实现多元化发展,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还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村民的日子正变得越来越好。 山水如画,碧空如洗,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相交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石桥人。这个昔日关山古道上的驿站,曾是丝路旅客的重要歇脚点,如今因风景秀美吸引着众多城里人远离喧嚣,来这里安放身心,重拾活力。茫茫关山的青山绿水成了石桥人的“金山银山”、城里人的“诗与远方”,正带着石桥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