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时期,
磁州窑虎形枕,为何引领百年时尚?
只因有保健功能
一只枕头可以用多少年?这个答案似乎无法回答,有人用的时间长,有人用的时间短,有人一只枕头天天用,有人几只枕头轮流用,都不一样!那么,问题来了,你的枕头多久洗一次?
这个问题很扎心。当你还在为究竟该多长时间,洗一次枕头而揪心的时候,古人却给我们给了一个答案。
1.瓷枕具有明目功能
古人清洗枕头,不像现代人这么麻烦!古人用的瓷枕,直接洗刷,既干净又省事。宋金时代,社会上流行瓷枕,各地窑口用陶瓷制作各种枕头。最常见的有长方形的,也有人物动物的,中外闻名的宋代白瓷孩儿枕,正是这种流行的写照。
这件白瓷孩儿枕,高18.3cm,长30cm,宽11.8cm,形状是一个孩儿,伏卧在榻上,以孩儿背作枕面,可以枕头。在看这个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跷,身穿长衣坎肩,长衣下部印团花纹。看上去活泼可爱。
金代时,各种虎形枕更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潮。老虎自古兽中之王,也为十二生肖之一,用虎来消灾避难,是古老相传。有一年,过年到关中采风,看到很多的小朋友,穿着虎头帽、虎头鞋,跑来跑去,乐不可支,拍了不少有趣的照片。可见,民俗中对虎的喜爱程度。
枕是睡觉时垫头用具,据说最早的枕,是原始社会先民用的石头枕头。后来,逐渐发展,用料各不相同,诸如瓷枕、铜、玉、木等等。在古人的生活中,人们喜欢使用玉枕、瓷枕,可以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瓷枕始创于隋代,盛行于唐、宋、元各代,形状也各不相同。
金代以虎形枕而盛行。
2.甘肃保存的宋金虎形枕
人们常说,“一虎卧中堂,如意又吉祥”。曾经威风八面的老虎,只要和孩子们连起来,就成了开心宝宝。虎是兽中之王,也是避邪,驱凶的吉祥物。在各地博物馆参观,经常能看到一些和虎有关器物。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卧虎枕。陶瓷烧制的虎形枕头。枕头的外形像一个趴着的老虎,虎头向右,被人们做成了虎头压在爪子上的形状。庄浪县博物馆、华亭市博物馆都收藏有这样的卧虎枕。据说,唐代有这种习俗,人们用豹、熊形枕,以避邪求子。
庄浪县博物馆的磁州窑荷花图虎形枕,高9.8厘米,长35厘米,宽16厘米,呈伏虎状,虎爪前伸合于颌下,虎尾随枕底弧线自然弯曲,盘于枕前,虎身施浅淡黄色釉,以黑彩绘虎身斑纹,耳、眼、嘴以白釉为地,用黑彩绘制。虎背为枕面,呈腰圆形开光,施白釉,以黑、褐色绘花卉。造型生动逼真,纹饰线条流畅。这件文物是金代的,年庄浪县文化馆征集。华亭博物馆的虎形枕和庄浪县大同小异,不同之处是老虎背上的花卉不一样。
而金代的这种卧虎枕,则和金人的生活有关联,金人起于东北,对东北虎自然情有独钟。但这种虎形枕的热潮,却是磁州窑掀起的。
3.磁州窑引领百年枕头潮流
甘肃庄浪、华亭博物馆保存的虎形枕,属于磁州窑系窑口。磁州窑为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窑。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其中有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等种类。
人们比较各地发现的磁州窑卧虎枕,发现它们的造型大同小异,不同就是虎背上的图案,有芦雁、荷花、鹡鸰等等,画面奔放、洒脱的自然之美。当时,似乎采取了流水线生产法,工匠们分工负责,保证制作出的产品,误差不至于太大。
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类孩儿枕,可见当时已经成社会潮流。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